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1-14页
        1.2.1 国外的研究状况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第16-18页
    2.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第16页
    2.2 农村电子商务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第三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第18-31页
    3.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主流模式第18-24页
        3.1.1 A2A模式(agent to agent)第18-19页
        3.1.2 A2C模式(agent to consumer)第19-21页
        3.1.3 C2C模式(consumer to consumer)第21-22页
        3.1.4 三种电子商务模式的优缺点分析第22-24页
    3.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层次第24-28页
        3.2.1 初级电子商务第25页
        3.2.2 非支付型电子商务第25-26页
        3.2.3 支付型电子商务第26-28页
    3.3 农村电子商务的常见平台第28-31页
        3.3.1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第28-29页
        3.3.2 自建网站第29-30页
        3.3.3 其他网络平台第30-31页
第四章 我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第31-39页
    4.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所处的信息环境第31-34页
        4.1.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现状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第31-32页
        4.1.2 相关信息服务的缺乏与低质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第32-33页
        4.1.3 对电子商务类的服务不了解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第33-34页
    4.2 农业自身存在的缺陷第34-37页
        4.2.1 农民自身的素养是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直接原因之一第35-36页
        4.2.2 农业生产的限制第36页
        4.2.3 农村电子商务中的商品的特殊性第36-37页
    4.3 政策、法律等软环境的影响第37-39页
        4.3.1 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第37-38页
        4.3.2 农村电子商务方面法律制度滞后于发展,监管手段不足第38-39页
第五章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思考第39-47页
    5.1 整体策略第39-40页
        5.1.1 多样化发展之路第39-40页
        5.1.2 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第40页
    5.2 积极发挥政府机构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计划协调作用第40-43页
        5.2.1 整合资源,统筹安排第41页
        5.2.2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第41-42页
        5.2.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42页
        5.2.4 引进和鼓励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第42-43页
    5.3 企业方面第43-44页
        5.3.1 直接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第43-44页
        5.3.2 外包服务与第三方物流第44页
        5.3.3 已经成功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应当注重宣传第44页
    5.4 农民自身第44-46页
        5.4.1 提高自身素质第45页
        5.4.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第45页
        5.4.3 注重品牌第45-46页
    5.5 小结第46-47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1 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了解和利用情况调查第53-55页
附录2 电子商务网站中农业服务的情况调查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量子点/非晶碳化硅多层结构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特性探索
下一篇: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