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芜盆地南段钟姑矿田三维成矿预测研究
致谢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3-3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1.2 依托项目支持 | 第24-2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1.2.1 成矿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1.2.2 “玢岩铁矿”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30-32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2-3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1.4.2 技术条件及实验条件 | 第33-3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1.4.4 研究成果及创新认识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38-48页 |
2.1 地层 | 第39-41页 |
2.2 构造 | 第41页 |
2.3 岩浆岩 | 第41-46页 |
2.3.1 火山岩 | 第41-44页 |
2.3.2 侵入岩 | 第44-46页 |
2.4 区域矿产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钟姑矿田矿床地质特征 | 第48-63页 |
3.1 矿田地质特征 | 第48-53页 |
3.1.1 地层 | 第48-49页 |
3.1.2 构造 | 第49-50页 |
3.1.3 岩浆岩 | 第50-52页 |
3.1.4 区域矿产 | 第52页 |
3.1.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第52-53页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53-63页 |
3.2.1 地层 | 第54-55页 |
3.2.2 构造 | 第55-56页 |
3.2.3 岩浆岩 | 第56-58页 |
3.2.4 接触变质和围岩蚀变 | 第58-59页 |
3.2.5 矿体 | 第59-60页 |
3.2.6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 第60-62页 |
3.2.7 找矿前景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地质-物探综合剖面解译 | 第63-85页 |
4.1 控制性地质剖面建立 | 第63-66页 |
4.2 地质-物探综合剖面建立 | 第66-85页 |
4.2.1 钟姑矿田地球物理场特征 | 第66-68页 |
4.2.2 钟姑矿田物探解译方法 | 第68-69页 |
4.2.3 钟姑矿田物探解译结果 | 第69-76页 |
4.2.4 钟姑矿田地质-物探综合剖面 | 第76-85页 |
第五章 地学综合数据库的建立 | 第85-94页 |
5.1 地学综合数据库相关术语 | 第85-86页 |
5.2 地学空间数据库结构 | 第86-92页 |
5.2.1 矿产地数据库 | 第86-90页 |
5.2.2 固体矿产钻孔地质数据库 | 第90-92页 |
5.3 数据库入库及管理 | 第92-94页 |
第六章 矿田立体填图 | 第94-102页 |
6.1 原始资料的采集 | 第95-96页 |
6.2 钟姑矿田立体填图工作方法 | 第96-98页 |
6.3 钟姑矿田立体填图成果 | 第98-102页 |
第七章 矿田三维成矿预测 | 第102-144页 |
7.1 三维空间分析 | 第103-129页 |
7.1.1 二维数据三维转换 | 第104-105页 |
7.1.2 三维离散化变换 | 第105-110页 |
7.1.3 三维空间叠加分析 | 第110-111页 |
7.1.4 三维缓冲区分析 | 第111-112页 |
7.1.5 三维形态学分析 | 第112-116页 |
7.1.6 三维地质体表面提取 | 第116-117页 |
7.1.7 三维离散块体空间消滤 | 第117-119页 |
7.1.8 三维拓展分析 | 第119-122页 |
7.1.9 三维切平面夹角分析 | 第122-123页 |
7.1.10 三维表面分析 | 第123-127页 |
7.1.11 三维实体布尔运算 | 第127-129页 |
7.2 块体模型建立 | 第129-130页 |
7.3 控矿因素距离场模型 | 第130-133页 |
7.4 三维证据权法成矿预测 | 第133-144页 |
7.4.1 证据权模型 | 第134-136页 |
7.4.2 三维证据权法预测步骤 | 第136-140页 |
7.4.3 钟姑矿田三维证据权法预测结果 | 第140-144页 |
第八章 找矿预测成果评价 | 第144-155页 |
8.1 物探异常 | 第144-145页 |
8.2 提取遥感异常蚀变信息 | 第145-153页 |
8.2.1 蚀变异常提取的地质依据 | 第146页 |
8.2.2 遥感异常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 第146页 |
8.2.3 钟姑矿田蚀变信息提取 | 第146-153页 |
8.3 找矿靶区优选 | 第153-155页 |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55-157页 |
9.1 结论 | 第155-156页 |
9.2 展望 | 第156-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67-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