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概述 | 第8页 |
1.2 自举电流理论和实验发展 | 第8-12页 |
1.2.1 自举电流理论 | 第9-11页 |
1.2.2 实验发展 | 第11-12页 |
1.3 H模的理论和实验发展 | 第12-13页 |
1.3.1 H模理论 | 第12页 |
1.3.2 实验发展 | 第12-13页 |
1.4 H模时自举电流实验发展 | 第13-14页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14-15页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自举电流及PEELING-BALLOON模模型 | 第16-20页 |
2.1 自举电流模型 | 第16页 |
2.2 PEELING-BALLOON模模型 | 第16-20页 |
第三章 计算程序简介与开发 | 第20-27页 |
3.1 计算自举电流程序介绍 | 第20-23页 |
3.1.1 本文的修改 | 第20-22页 |
3.1.2 运行流程介绍 | 第22-23页 |
3.2 计算PEELING-BALLOON模不稳定性程序介绍 | 第23-27页 |
3.2.1 模型的数值解法 | 第23-25页 |
3.2.2 模型流程图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数值模拟结果 | 第27-42页 |
4.1 EAST装置上典型H模放电 | 第27-30页 |
4.2 等离子体参数对H模时自举电流的影响 | 第30-33页 |
4.3 低杂波对H模自举电流的影响 | 第33-35页 |
4.4 H模时自举电流与PEELING-BALLOON模的关系 | 第35-36页 |
4.5 EAST装置H模时PEELING-BALLOON模不稳定性现象 | 第36-42页 |
第五章 讨论和总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