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1.2.2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 第13页 |
1.2.3 金融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13-14页 |
1.2.4 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 | 第14-15页 |
1.3 概念框架 | 第15-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 第17页 |
1.4.2 模型 | 第17-18页 |
1.4.3 数据 | 第18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页 |
1.6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 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概述 | 第20-26页 |
2.1 金融服务贸易概述 | 第20-23页 |
2.1.1 金融服务贸易的含义 | 第20页 |
2.1.2 金融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 | 第20-21页 |
2.1.3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 第21-23页 |
2.2 经济增长概述 | 第23-24页 |
2.2.1 经济增长的含义 | 第23页 |
2.2.2 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 第23-24页 |
2.2.3 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 第24页 |
2.3 金融服务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24-26页 |
2.3.1 金融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 第24-25页 |
2.3.2 我国经济增长对金融服务贸易的依赖程度 | 第25-26页 |
3 金融服务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 | 第26-29页 |
3.1 金融服务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 第26-27页 |
3.2 金融服务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 | 第27-29页 |
4 金融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 第29-44页 |
4.1 变量的选取和平稳性检验 | 第29-30页 |
4.1.1 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 第29页 |
4.1.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29-30页 |
4.2 协整回归和JONHANSON检验 | 第30-32页 |
4.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2-35页 |
4.4 VAR模型及稳定性检验 | 第35-36页 |
4.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 | 第36-41页 |
4.5.1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37-39页 |
4.5.2 方差分解 | 第39-41页 |
4.6 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4.6.1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基于实证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4.6.2 造成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原因 | 第42-44页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5.1 结论 | 第44页 |
5.2 促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5.2.1 鼓励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口的发展,同时加快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 | 第44-45页 |
5.2.2 优化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结构 | 第45页 |
5.2.3 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 第45-46页 |
5.2.4 完善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体系 | 第46-47页 |
5.2.5 增强我国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 | 第47页 |
5.2.6 注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0-5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