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PWM逆变器的发展 | 第11-14页 |
1.2.1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2.2 逆变器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3 软开关技术简介 | 第14-18页 |
1.3.1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与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3.2 软开关与硬开关的工作特性分析 | 第15-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软开关PWM逆变器 | 第20-36页 |
2.1 软开关电路的基本结构 | 第20-24页 |
2.1.1 谐振型电路 | 第21-22页 |
2.1.2 零开关PWM电路 | 第22-23页 |
2.1.3 零转换PWM电路 | 第23-24页 |
2.2 PWM电压型逆变器的基本概念 | 第24-27页 |
2.2.1 单相电压型逆变器 | 第24-25页 |
2.2.2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 第25-27页 |
2.3 有源软开关三相PWM逆变器 | 第27-35页 |
2.3.1 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 | 第27-30页 |
2.3.2 谐振极型逆变器 | 第30-34页 |
2.3.3 有源三相软开关PWM逆变器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新型无源软开关三相逆变器工作原理 | 第36-64页 |
3.1 主电路拓扑结构 | 第37页 |
3.2 工作原理分析 | 第37-55页 |
3.2.1 分析假定 | 第37-38页 |
3.2.2 动作模式分析及数学解析 | 第38-51页 |
3.2.3 电路中各器件承受的最大电压应力和最大电流应力 | 第51-53页 |
3.2.4 电路的特征工作波形 | 第53页 |
3.2.5 死区讨论 | 第53-55页 |
3.3 控制策略 | 第55-59页 |
3.3.1 SPWM控制方式 | 第55-56页 |
3.3.2 临界调制度m_L的确定 | 第56-59页 |
3.4 损耗计算 | 第59-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新型软开关三相PWM逆变器的仿真研究 | 第64-80页 |
4.1 电路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4-66页 |
4.2 仿真参数设计 | 第66-68页 |
4.3 电路仿真分析 | 第68-78页 |
4.3.1 软开关性能验证 | 第68-69页 |
4.3.2 m第69-71页 | |
4.3.3 m>m_L时输出线电压及相电流分析 | 第71-73页 |
4.3.4 影响畸变率的因素分析 | 第73-77页 |
4.3.5 死区对输出电流的影响 | 第77-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5.1 论文结论 | 第80页 |
5.2 进一步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