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产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工艺及催化剂研究
| 致谢 | 第5-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页 |
| 1 绪论 | 第12-27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1.2 煤焦油的性质和利用 | 第14-17页 |
| 1.2.1 煤焦油的分类及来源 | 第14页 |
| 1.2.2 煤焦油的组成与性质 | 第14-15页 |
| 1.2.3 煤焦油的深加工现状 | 第15-17页 |
| 1.3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工艺及反应机理 | 第17-21页 |
| 1.3.1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工艺 | 第17-19页 |
| 1.3.2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反应原理 | 第19-21页 |
| 1.4 加氢催化剂的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 1.4.1 传统过渡金属硫化态催化剂 | 第22-23页 |
| 1.4.2 贵金属催化剂 | 第23页 |
| 1.4.3 新型过渡金属磷/碳/氮化物催化剂 | 第23页 |
| 1.5 煤焦油加氢制取燃料油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 1.6.1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 1.6.2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 1.6.3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2 试验台及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7-36页 |
| 2.1 反应原料及试剂 | 第27-30页 |
| 2.1.1 化学试剂 | 第27页 |
| 2.1.2 原料及产物的性质测定 | 第27-30页 |
| 2.2 反应试验台及流程 | 第30-32页 |
| 2.2.1 试验台简介 | 第30-31页 |
| 2.2.2 试验操作流程 | 第31-32页 |
| 2.3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35页 |
| 2.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3页 |
| 2.3.2 催化剂的活化 | 第33页 |
| 2.3.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3-35页 |
| 2.4 催化剂评价指标 | 第35-36页 |
| 3 单组分芳烃模化物的加氢饱和 | 第36-47页 |
| 3.1 引言 | 第36页 |
| 3.2 催化剂的性质与组成 | 第36页 |
| 3.3 萘的加氢饱和产物组成 | 第36-37页 |
| 3.4 萘的加氢饱和工艺优化 | 第37-40页 |
| 3.4.1 温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4.2 压力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4.3 空速的影响 | 第39-40页 |
| 3.4.4 氢油比的影响 | 第40页 |
| 3.5 杂原子对萘加氢饱和的影响 | 第40-45页 |
| 3.5.1 含硫物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 3.5.2 含氮物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 3.5.3 含氧物质的影响 | 第43-45页 |
| 3.6 低温煤焦油中多种芳烃混合物的加氢饱和 | 第45-46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多组分芳烃模化物的催化加氢 | 第47-74页 |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 4.2 加氢催化剂的制备与活化 | 第48-49页 |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页 |
| 4.2.2 催化剂的组成 | 第48页 |
| 4.2.3 催化剂的装填与活化 | 第48-49页 |
| 4.3 多组分芳烃模化物的组成 | 第49页 |
| 4.4 加氢催化剂的理化特性 | 第49-58页 |
| 4.4.1 精制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55页 |
| 4.4.2 裂化催化剂的表征 | 第55-58页 |
| 4.5 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分析 | 第58-67页 |
| 4.5.1 杂原子脱除特性 | 第58-63页 |
| 4.5.2 芳烃饱和特性 | 第63-66页 |
| 4.5.3 产物组分分析 | 第66-67页 |
| 4.6 加氢裂化催化剂活性分析 | 第67-72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5 煤焦油馏分油的催化加氢 | 第74-87页 |
| 5.1 引言 | 第74页 |
| 5.2 煤焦油的种类及预处理 | 第74-75页 |
| 5.2.1 煤焦油的脱水 | 第74页 |
| 5.2.2 煤焦油的脱盐 | 第74-75页 |
| 5.2.3 煤焦油的脱沥青 | 第75页 |
| 5.3 煤焦油馏分油的特性 | 第75-77页 |
| 5.4 煤焦油馏分油加氢反应过程 | 第77页 |
| 5.4.1 精制反应过程 | 第77页 |
| 5.4.2 裂化反应过程 | 第77页 |
| 5.5 煤焦油馏分油的加氢产物分析 | 第77-85页 |
| 5.5.1 煤焦油馏分油加氢产物成分特性 | 第77-80页 |
| 5.5.2 煤焦油馏分油杂原子脱除特性 | 第80-82页 |
| 5.5.3 煤焦油馏分油及加氢产物的蒸馏特性 | 第82-85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7-91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87-89页 |
| 6.2 创新点 | 第89-90页 |
| 6.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8页 |
| 作者简历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