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金属物体探测及成像系统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1.2 地下金属探测方法的比较 | 第10-12页 |
1.3 瞬变电磁仪器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4 本课题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瞬变电磁法探测系统理论分析 | 第14-21页 |
2.1 地下金属探测原理 | 第14-16页 |
2.2 探测深度 | 第16-17页 |
2.3 瞬变电磁信号特点及资料解释 | 第17-18页 |
2.4 关断时间的影响 | 第18-19页 |
2.5 地下金属探测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30页 |
3.1 系统的基本框图 | 第21页 |
3.2 主控制芯片的选择 | 第21-23页 |
3.3 A/D 芯片的选择 | 第23-27页 |
3.4 放大器的选择 | 第27-28页 |
3.5 线圈装置的选择 | 第28-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探测器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30-47页 |
4.1 主控单元的设计 | 第30-32页 |
4.1.1 STM32F103 的介绍 | 第30-31页 |
4.1.2 ARM 核心板设计 | 第31-32页 |
4.2 发射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32-39页 |
4.2.1 发射装置激励波形的选择 | 第32-33页 |
4.2.2 发射桥路的整体设计 | 第33-34页 |
4.2.3 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4-36页 |
4.2.4 CPLD 与桥路驱动电路的接口 | 第36页 |
4.2.5 桥路功率输出电路 | 第36-38页 |
4.2.6 过流保护 | 第38页 |
4.2.7 缓冲吸收电路 | 第38-39页 |
4.3 接收装置的设计 | 第39-44页 |
4.3.1 接收信号的采样原理分析 | 第40-41页 |
4.3.2 前置放大电路 | 第41-42页 |
4.3.3 滤波 | 第42-43页 |
4.3.4 程控分段放大电路 | 第43-44页 |
4.3.5 数据采集 | 第44页 |
4.4 USB 通讯接口 | 第44-46页 |
4.5 串口设计 | 第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47-49页 |
5.1 发射装置性能测试 | 第47-48页 |
5.2 接收装置的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第6章 数据的处理与成像 | 第49-54页 |
6.1 强干扰剔除 | 第49页 |
6.2 数据的平滑与去噪 | 第49页 |
6.3 视电阻率的计算 | 第49-50页 |
6.4 视深度的计算 | 第50页 |
6.5 绘制图像 | 第50页 |
6.6 surfer 绘制剖面图 | 第50-5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