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大地电磁环境噪声分析处理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云南三江地区及邻区构造带深部地质构造已有认识 | 第11-13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法环境噪声特点 | 第15-26页 |
2.1 天然电磁场的特征分析 | 第15-19页 |
2.1.1 天然电磁场的场源类型 | 第15-17页 |
2.1.2 天然电磁场的振幅特征 | 第17-19页 |
2.2 大地电磁测深中的噪声干扰分析 | 第19-23页 |
2.3 噪声分布的规律和特点 | 第23-24页 |
2.4 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MT 数据理论误差对反演的影响研究 | 第26-34页 |
3.1 MT 数据的反演任务 | 第26-27页 |
3.2 理论数据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第27-31页 |
3.3 频点间隔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 最低观测频率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第32页 |
3.5 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大地电磁测深远参考方法的研究应用 | 第34-42页 |
4.1 远参考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4-36页 |
4.2 远参考技术对实际观测数据质量的改善 | 第36-38页 |
4.2.1 远参考对观测“盲区”数据质量的改善 | 第36-37页 |
4.2.2 远参考对观测曲线中“畸变”曲线的改善 | 第37-38页 |
4.2.3 远参考对整体数据质量的改善效果 | 第38页 |
4.3 远参考方法中几个观测技术问题的探讨 | 第38-41页 |
4.3.1 关于远参考中噪声不相关条件的探讨 | 第38-39页 |
4.3.2 远参考方法中电参与磁参的讨论 | 第39-40页 |
4.3.3 关于远参考道布极方位的探讨 | 第40页 |
4.3.4 远参考距离对数据质量的讨论分析 | 第40-41页 |
4.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应用实例-福贡古泉至巧家老店剖面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处理与解释33 | 第42-58页 |
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42页 |
5.2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物理特征 | 第42-44页 |
5.3 资料采集与处理过程 | 第44-47页 |
5.3.1 仪器设备 | 第45页 |
5.3.2 长周期大地电磁处理流程 | 第45-46页 |
5.3.3 宽频与长周期联合观测试验 | 第46-47页 |
5.3.4 定性资料成图与定性解释 | 第47页 |
5.4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成果解释 | 第47-55页 |
5.4.1 不同构造单元电性结构分布特征 | 第47-52页 |
5.4.2 主要断裂带的电性结构特征 | 第52-53页 |
5.4.3 青藏高原东南缘构造特征 | 第53-55页 |
5.5 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初步探讨 | 第55-56页 |
5.6 小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6.1 论文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6.2 论文不足之处及建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