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8页 |
英文摘要 | 第8页 |
第一部分 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治疗阶段端粒酶活性及与治疗关系 | 第14-21页 |
病例和方法 | 第14-16页 |
结果 | 第16-17页 |
讨论 | 第17-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治疗阶段血液和脑脊液TNFα变化的研究 | 第21-29页 |
病例和方法 | 第21-22页 |
结果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融合基因连续检测的临床意义 | 第29-38页 |
病例和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 | 第30-33页 |
讨论 | 第33-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四部分 早期治疗反应和端粒酶活怀动态观察在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意义 | 第38-46页 |
病例和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综述1 维甲酸和亚砷酸与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现状 | 第46-58页 |
综述2 染色质重塑在白血病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 | 第58-70页 |
综述3 组蛋白乙酰化酶和去乙酰化酶在细胞增殖分化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 第70-81页 |
综述4 儿童急性白病的研究进展 | 第81-94页 |
综述5 血液系统髓细胞系肿瘤的WHO分类和相关问题 | 第94-10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