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导言 | 第9-11页 |
一、 对风险负担基本的思考与界定 | 第11-14页 |
(一) 风险负担规则的基本概念 | 第11页 |
(二) 风险负担规则概念的区分 | 第11-13页 |
(三) 合同解除规则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二、 比较法上合同解除与风险负担的关系 | 第14-23页 |
(一) 德国 | 第14-17页 |
1、 债法上的风险的风险负担问题之历史沿革 | 第14-15页 |
2、 债法上的风险的风险负担问题之债法现代化法 | 第15-16页 |
3、 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规则 | 第16-17页 |
(二) 美国 | 第17-19页 |
1、 债法上的风险的风险负担问题 | 第17-18页 |
2、 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规则 | 第18-19页 |
(三) 台湾地区 | 第19-21页 |
1、 债法上的风险负担问题 | 第19-20页 |
2、 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规则 | 第20-21页 |
(四)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以下简称公约)——仅规定了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问题 | 第21-23页 |
三、 中国法上合同解除制度与风险负担规则的关系 | 第23-37页 |
(一) 基本介绍 | 第23-25页 |
1、 一般债法上的风险负担规则 | 第23-24页 |
2、 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规则 | 第24-25页 |
(二) 法律效果 | 第25-28页 |
1、 标的物交付即完成所有权转移 | 第25-26页 |
2、 标的物交付与所有权分离 | 第26-28页 |
(三) 行使程序 | 第28-30页 |
(四) 行使期间 | 第30页 |
(五) 法律后果 | 第30-33页 |
1、 风险负担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 第30-31页 |
2、 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和返还效果 | 第31-33页 |
(六) 违约时的风险负担问题 | 第33-37页 |
1、 迟延履行 | 第33页 |
2、 受领迟延 | 第33-34页 |
3、 不完全给付 | 第34页 |
4、 融资租赁合同 | 第34-37页 |
五、 结语 | 第37-40页 |
(一) 中国债法上的风险负担 | 第37-38页 |
(二) 中国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