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喹唑啉类衍生物及其Co(II)、Cu(II)、Mn(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光谱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1 杂环化合物概述第11页
    1.2 喹唑啉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1-16页
        1.2.1 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第11-15页
        1.2.2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5-16页
    1.3 喹唑啉类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应用研究第16-21页
        1.3.1 喹唑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方面的应用第16-18页
        1.3.2 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光谱性质方面的应用第18-19页
        1.3.3 在分子识别方面第19-21页
    1.4 配合物的应用研究第21-23页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3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3-25页
        1.6.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6.2 研究测试第24-25页
2 新型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表征第25-44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35页
        2.2.1 实验试剂第25页
        2.2.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25页
        2.2.3 邻氨基苯乙酮肟的合成第25-26页
        2.2.4 新型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第26-34页
        2.2.5 配体单晶的培养第34-35页
        2.2.6 X-射线晶体测定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3页
        2.3.1 溶解性测定第35页
        2.3.2 元素分析第35-36页
        2.3.3 配体的晶体结构第36-43页
    2.4 反应的机理探究第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3 2-(3,5-二溴2酚羟基)4甲基-1,2-喹唑啉--氧化物(HL10)及其Co(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第44-55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3.2.1 实验试剂第44页
        3.2.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44页
        3.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第44-46页
        3.2.4 Co(II)配合物2的X-单晶衍射测试第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3.3.1 溶解性测定第46-47页
        3.3.2 元素分析第47页
        3.3.3 配体及Co(II)配合物紫外光谱分析第47-48页
        3.3.4 Co(II)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第48-53页
        3.3.5 Co(II)配合物2的电化学性质第53-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4 2-(3,5-二溴2酚羟基)4甲基-1,2-喹唑啉--氧化物(HL10)及Cu(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第55-67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实验部分第55-57页
        4.2.1 试剂第55页
        4.2.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55页
        4.2.3 配体的合成第55页
        4.2.4 Cu(II)配合物的合成及单晶培养第55-57页
        4.2.5 Cu(II)配合物2的X-射线晶体测定第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66页
        4.3.1 溶解性测定第57页
        4.3.2 元素分析第57-58页
        4.3.3 红外光谱分析第58-59页
        4.3.4 配体及Cu(II)配合物紫外光谱分析第59-60页
        4.3.5 Cu(II)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第60-64页
        4.3.6 Cu(II)配合物2的电化学性质第64-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5 2-(3,5-二溴2酚羟基)4甲基-1,2-喹唑啉-N~3-氧化物(HL10)及Mn(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第67-77页
    5.1 引言第67页
    5.2 实验部分第67-69页
        5.2.1 实验所用试剂第67页
        5.2.2 仪器及分析方法第67页
        5.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第67-68页
        5.2.4 X-射线晶体测定第68-6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9-76页
        5.3.1 溶解性测定第69页
        5.3.2 元素分析第69页
        5.3.3 红外光谱分析第69-70页
        5.3.4 配体及Mn(II)配合物紫外光谱分析第70-71页
        5.3.5 Mn(II)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71-75页
        5.3.6 Mn(II)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75-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电厂全供应链主动配煤掺烧动态优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糖类生物质绿色催化转化合成呋喃衍生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