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7-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2.1 肩袖损伤的常见原因 | 第8-10页 |
2.1.1 肩关节内部撞击学说 | 第8-9页 |
2.1.2 长期进行大强度、反复的手超过头顶的鞭打动作 | 第9-10页 |
2.1.3 外伤、碰撞导致的血液循环不良 | 第10页 |
2.2 电针止痛机理的研究 | 第10-11页 |
2.3 低周波治疗特点 | 第11页 |
2.4 有关肩袖损伤的研究及治疗 | 第11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5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3.2.2 专家访谈法 | 第12页 |
3.2.3 实验法 | 第12-15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15页 |
4 研究结果 | 第15-21页 |
4.1 治疗方案对各项指标评分的影响 | 第15-19页 |
4.1.1 治疗方案对实验对象疼痛指标评分的影响 | 第15-16页 |
4.1.2 治疗方案对ADL指标的影响 | 第16-17页 |
4.1.3 治疗方案对ROM指标的影响 | 第17-18页 |
4.1.4 治疗方案对肌力指标的影响 | 第18-19页 |
4.2 治疗方案对肩关节功能评价总分的影响 | 第19-20页 |
4.3 对三组诊疗方案治疗效果的对比 | 第20-21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21-24页 |
5.1 治疗方案的机理及依据分析 | 第21-22页 |
5.2 治疗方案对各项评分指标的影响 | 第22-23页 |
5.3 三种诊疗方法的诊疗效果分析 | 第23-24页 |
6 结论 | 第24-25页 |
致谢 | 第25-2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附件 | 第29-3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