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热交叉现象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40页
    1.1 自然界的热交叉现象第12-25页
        1.1.1 热质交叉现象与流动换热强化第14-20页
        1.1.2 热电交叉现象第20-23页
        1.1.3 热磁交叉现象第23-25页
    1.2 孤立系统中的有序化与非自发过程第25-34页
        1.2.1 生命系统的有序化第27-29页
        1.2.2 非生命系统的有序化第29-32页
        1.2.3 有序化结构的形成及其动力学条件第32-34页
    1.3 孤立系统中的非自发过程与热力学耦合第34-37页
    1.4 热交叉现象中面临的理论问题第37-38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8-40页
第2章 热交叉作用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的相位描述第40-69页
    2.1 孤立系统中的有序化与非自发过程第40-41页
    2.2 Onsager倒易关系与系统涨落第41-46页
    2.3 非平衡态热力学稳定性与有序化的非线性特征第46-61页
        2.3.1 线性区域的热力学稳定性第47-51页
        2.3.2 非线性区域的热力学稳定性第51-61页
        2.3.3 非线性过程熵产率的线性表述第61页
    2.4 线性非平衡态熵产率方程的全相位拓展第61-65页
    2.5 基于最小熵产原理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第65-67页
    2.6 能量传递转换的相位特征第67-68页
    2.7 小结第68-69页
第3章 热交叉的热力学耦合模式及广义Carnot定理第69-79页
    3.1 边界热流的散度描述第70-71页
    3.2 热交叉的全相位熵产率方程第71-73页
    3.3 热力学耦合模式及广义Carnot定理第73-75页
    3.4 几种热交叉效应及其解释第75-77页
        3.4.1 热化学效应第75-76页
        3.4.2 热磁效应第76页
        3.4.3 热质交叉的温升效应第76-77页
    3.5 小结第77-79页
第4章 流动换热过程的热质交叉效应及其热力学原理第79-90页
    4.1 流动换热的热流散度方程第80-82页
    4.2 流动换热强化的广义场协同及热力学耦合分析第82-84页
    4.3 流动换热强化的最小熵产原理第84-86页
    4.4 顺逆流换热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第86-89页
        4.4.1 顺流换热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第87-88页
        4.4.2 逆流换热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第88-89页
    4.5 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地幔对流的热质交叉效应及其在广义位势能空间的描述第90-98页
    5.1 地幔对流第90-91页
    5.2 广义位势能空间的传递及转换原理第91-94页
        5.2.1 广义位势能空间广延量的传递第91页
        5.2.2 广义位势能空间热交叉过程的表述第91-94页
    5.3 地幔对流的热力学分析第94-96页
        5.3.1 地幔对流的能量方程第94-96页
        5.3.2 地幔对流诱发地震的热力学解释第96页
    5.4 小结第96-98页
第6章 热电与热磁交叉效应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第98-115页
    6.1 热磁交叉效应的热力学分析第100-103页
        6.1.1 基于状态方程的热磁交叉效应分析第100-103页
        6.1.2 热磁交叉效应的热力学耦合原理第103页
    6.2 热电交叉效应的热力学分析第103-113页
        6.2.1 基于唯象方程的热电交叉效应分析第105-109页
        6.2.2 热电交叉效应的广义场协同与热力学耦合第109-113页
    6.3 小结第113-115页
结论与展望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舜微壮议轩日记》引清人文集考述
下一篇:明清通俗文学中的木兰故事文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