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一、金融衍生品 | 第12-14页 |
二、风险 | 第14-15页 |
三、套期保值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8-27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页 |
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 第18-19页 |
三、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一、国外研究 | 第20-23页 |
二、国内研究 | 第23-25页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评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27-34页 |
第一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史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28-34页 |
一、我国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的数量分析 | 第28-29页 |
二、我国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分析 | 第29-30页 |
三、我国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的行业分析 | 第30-32页 |
四、我国上市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品的动机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 | 第34-50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6页 |
第三节 变量定义和模型设计 | 第36-41页 |
一、变量定义 | 第36-41页 |
二、模型设计 | 第41页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第五节 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第六节 实证检验 | 第43-50页 |
一、衍生品的使用对上市公司风险影响 | 第43-45页 |
二、不同种类的衍生品对上市公司风险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三、集团控制背景的上市公司使用衍生品投资对风险的影响 | 第47-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0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一、调整监管思路,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 第51页 |
二、鼓励金融创新,提升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 | 第51页 |
三、增强套期保值的专业技术能力,健全风险防范体系 | 第51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