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符号及缩写说明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非线性光学 | 第9-15页 |
1.2.1 非线性光学材料 | 第9-11页 |
1.2.2 非线性光学原理 | 第11-12页 |
1.2.3 二阶非线性 | 第12-14页 |
1.2.4 三阶非线性 | 第14-15页 |
1.3 金属有机化学 | 第15-18页 |
1.3.1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的探究 | 第16-17页 |
1.3.2 我国金属有机化学进展 | 第17-18页 |
1.4 课题的创新性、研究内容方法 | 第18-20页 |
1.4.1 课题的创新性 | 第18页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3 课题拟采用合成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0-54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20-21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3 实验试剂的纯化 | 第21-22页 |
2.4 实验步骤 | 第22-36页 |
2.4.1 2,6–二乙基对碘苯胺的合成(2a) | 第22页 |
2.4.2 1,3-二乙基5碘苯的合成(2b) | 第22-23页 |
2.4.3 1,3-二乙基苯乙炔的合成(2c) | 第23-24页 |
2.4.4 端炔化合物的a1合成 | 第24-25页 |
2.4.5 4-溴三甲基硅乙炔基苯的合成(2d) | 第25页 |
2.4.6 4-碘三甲基硅乙炔基苯的合成(2e) | 第25页 |
2.4.7 端炔化合物a2的合成 | 第25-26页 |
2.4.8 diethyl (4-bromobenzyl)phosphonate的合成(2f) | 第26-27页 |
2.4.9 (E)1(4-tert-butylphenyl)2(4-bromophenyl)ethene的合成(2g) | 第27-28页 |
2.4.10 (E)1(4-tert-butylphenyl)2(4-iodophenyl)ethene的合成(2h) | 第28页 |
2.4.11端炔化合物a3的合成 | 第28页 |
2.4.12端炔化合物a4的合成 | 第28-29页 |
2.4.13 cis-[Ru Cl_2(dppe)_2]的合成(2i) | 第29页 |
2.4.14 [Ru Cl(dppe)_2]PF_6的合成(2j) | 第29-30页 |
2.4.15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1的合成 | 第30页 |
2.4.16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2的合成 | 第30页 |
2.4.17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3的合成 | 第30-31页 |
2.4.18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4的合成 | 第31页 |
2.4.19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5的合成 | 第31页 |
2.4.20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6的合成 | 第31-32页 |
2.4.21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7的合成 | 第32页 |
2.4.22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8的合成 | 第32页 |
2.4.23 1,2,4,5-四(溴甲基)苯的合成(2k) | 第32页 |
2.4.24 1,2,4,5- C_6H_2(CH_2PO(OEt)_2)_4的合成(2l) | 第32-33页 |
2.4.25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9的合成 | 第33-34页 |
2.4.26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10的合成 | 第34页 |
2.4.27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11的合成 | 第34-35页 |
2.4.28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12的合成 | 第35-36页 |
2.5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36-52页 |
2.5.1 表征方法 | 第36-37页 |
2.5.2 端炔化合物a2的表征 | 第37-38页 |
2.5.3 端炔化合物a3的表征 | 第38页 |
2.5.4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1的表征 | 第38-39页 |
2.5.5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2的表征 | 第39页 |
2.5.6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3的表征 | 第39-41页 |
2.5.7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4的表征 | 第41-44页 |
2.5.8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5的表征 | 第44页 |
2.5.9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6的表征 | 第44-45页 |
2.5.10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7的表征 | 第45-47页 |
2.5.11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8的表征 | 第47-50页 |
2.5.12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9的表征 | 第50-51页 |
2.5.13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11的表征 | 第51页 |
2.5.14有机金属钌配合物b12的表征 | 第51-52页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52-54页 |
第三章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的性能测试 | 第54-65页 |
3.1 实验试剂 | 第54页 |
3.2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54页 |
3.3 溶液的配制 | 第54页 |
3.3.1 溶剂的纯化 | 第54页 |
3.3.2 配制溶液 | 第54页 |
3.4 电化学-循环伏安(CV)表征 | 第54-56页 |
3.4.1 测试方法 | 第54页 |
3.4.2 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54-56页 |
3.5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 | 第56-57页 |
3.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目的 | 第56页 |
3.5.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研究 | 第56-57页 |
3.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结果与讨论 | 第57页 |
3.6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的光谱电化学性质 | 第57-60页 |
3.6.1 光谱电化学测量手段 | 第57页 |
3.6.2 光谱电化学测量结果与讨论 | 第57-60页 |
3.7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测试(Z-scan) | 第60-65页 |
3.7.1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60-61页 |
3.7.2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图 | 第70-81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