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5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2.1.1 仪器设备 | 第15-16页 |
2.1.2 试剂与耗材 | 第1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6-21页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6页 |
2.2.2 动物模型制备 | 第16页 |
2.2.3 行为学检测 | 第16-17页 |
2.2.4 小肠组织HE染色 | 第17页 |
2.2.5 切片制备及免疫组化检测 | 第17页 |
2.2.6 ELISA检测 | 第17-19页 |
2.2.7 Western blotting检测 | 第19页 |
2.2.8 图像分析及统计学方法 | 第19-21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21-31页 |
3.1 行为学结果 | 第21-22页 |
3.2 各组小肠组织HE染色结果 | 第22-24页 |
3.3 各组大鼠脊髓TNF-α、IL-1β 的表达变化 | 第24-26页 |
3.4 免疫组化检测胸段脊髓背角p-ERK1/2 的表达变化 | 第26-29页 |
3.5 胸段背根节p-ERK的表达 | 第29页 |
3.6 WB法检测胸段脊髓背角p-ERK1/2 的表达变化 | 第29-31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1-35页 |
4.1 乙酸致炎性内脏痛的特点及动物模型的制作 | 第31-32页 |
4.2 TNF-α-ERK的关系,它在炎性内脏痛中的作用及机制 | 第32-33页 |
4.3 三七总皂苷对炎性内脏痛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文献综述 | 第4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1-53页 |
参与的课题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