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4页 |
1.1 碳纳米管的发现和结构特征 | 第9-10页 |
1.2 碳纳米管的分类 | 第10-11页 |
1.3 碳纳米管的修饰 | 第11-14页 |
1.3.1 共价修饰 | 第12-13页 |
1.3.2 壁外非共价修饰 | 第13页 |
1.3.3 管内空腔封装 | 第13-14页 |
1.4 硼氮纳米管的发现、结构特征和修饰 | 第14-16页 |
1.5 碳-硼氮杂化纳米管 | 第16-17页 |
1.6 非线性光学 | 第17-18页 |
1.6.1 非线性光学性质的起源 | 第17页 |
1.6.2 第一超级化率 | 第17-18页 |
1.7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24-33页 |
2.1 量子力学基础和薛定谔方程 | 第24-25页 |
2.2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 第25页 |
2.3 单电子近似和哈特里-福克(HF)方程 | 第25-26页 |
2.4 分子轨道理论 | 第26-27页 |
2.5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 | 第27-29页 |
2.5.1 Kohn-Sham方程 | 第27-28页 |
2.5.2 密度泛函理论的新发展 | 第28-29页 |
2.6 极化率和超级化率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硼氮片段绕轴掺杂的连接方式对碳纳米管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 | 第33-44页 |
3.1 前言 | 第33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3.4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第四章 硼氮片段螺旋掺杂对碳纳米管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 | 第44-54页 |
4.1 前言 | 第44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4.4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第五章 锂盐效应对碳-硼氮杂化纳米管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 | 第54-65页 |
5.1 前言 | 第54-55页 |
5.2 计算方法 | 第55-5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5.4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第六章 锂原子和硼氮纳米管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对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的影响 | 第65-76页 |
6.1 前言 | 第65-66页 |
6.2 计算方法 | 第66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6.4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第七章 硼氮纳米管封装额外电子化物体系的第一超极化率和稳定性 | 第76-88页 |
7.1 前言 | 第76-77页 |
7.2 计算方法 | 第77-78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78-84页 |
7.4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