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有机硫酸酯化合物概述 | 第9-10页 |
1.2 大气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外场观测 | 第10-12页 |
1.2.1 实际大气中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定性检测 | 第10-11页 |
1.2.2 实际大气中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 第11-12页 |
1.3 大气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实验室研究 | 第12-19页 |
1.3.1 异戊二烯生成的有机硫酸酯化合物 | 第13-16页 |
1.3.2 α/β-蒎烯生成的有机硫酸酯化合物 | 第16-17页 |
1.3.3 其他单萜烯和倍半萜烯生成的有机硫酸酯化合物 | 第17-18页 |
1.3.4 通过羰基化合物的反应性获取生成的有机硫酸酯化合物 | 第18-19页 |
1.3.5 有机硫酸酯和有机硝酸酯化合物的水解作用 | 第19页 |
1.4 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实验及研究方法 | 第22-35页 |
2.1 外场大气气溶胶采样 | 第22-23页 |
2.2 烟雾箱实验 | 第23-27页 |
2.3 样品前处理 | 第27-28页 |
2.4 利用LC/TQ-MS/MS进行样品分析 | 第28-29页 |
2.5 苯甲基硫酸酯化合物(BS)的合成(C_6H_5CH_2HSO_4) | 第29-30页 |
2.6 质谱仪器介绍 | 第30-35页 |
2.6.1 化学电离飞行质谱(CIMS) | 第30-32页 |
2.6.2 三重四级杆质谱(TQ-MS/MS)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硫酸酯化合物 | 第35-51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检测和识别 | 第35-41页 |
3.3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硫酸酯化合物 | 第41-50页 |
3.3.1 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41-44页 |
3.3.2 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日变化特征 | 第44-48页 |
3.3.3 有机硫酸酯化合物与气态污染物的关系 | 第48-50页 |
3.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苯系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形成机制初探 | 第51-60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苯系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识别 | 第52-53页 |
4.3 甲苯生成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实验室研究 | 第53-58页 |
4.3.1 苯甲基硫酸酯化合物的产率 | 第53-54页 |
4.3.2 种子气溶胶的酸度与离子强度对苯甲基硫酸酯化合物生成的影响 | 第54-55页 |
4.3.3 苯甲基硫酸酯化合物形成机制的探讨 | 第55-58页 |
4.4 二甲苯生成有机硫酸酯化合物的实验室研究 | 第58-59页 |
4.5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6页 |
附录: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76-77页 |
硕士就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7-78页 |
项目资助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