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地铁站基坑降水数值模拟与沉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基坑降水基本方法 | 第11页 |
1.2.2 降水引起沉降理论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3 降水引起沉降工程实例 | 第12-13页 |
1.2.4 基坑降水研究热点 | 第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坑降水引起沉降理论分析 | 第16-29页 |
2.1 地下水控制常用方法及适用条件 | 第16-20页 |
2.1.1 降水法 | 第16-18页 |
2.1.2 隔水帷幕 | 第18-19页 |
2.1.3 冻结法 | 第19-20页 |
2.2 渗流理论 | 第20-23页 |
2.2.1 概述 | 第20页 |
2.2.2 渗流的运动和连续性方程 | 第20-22页 |
2.2.3 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 第22-23页 |
2.3 渗流固结理论 | 第23-28页 |
2.3.1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 第24页 |
2.3.2 太沙基固结理论 | 第24-25页 |
2.3.3 比奥固结理论 | 第25-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坑降水引起沉降数值分析 | 第29-42页 |
3.1 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第29-31页 |
3.1.1 MIDAS/GTS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第29-30页 |
3.1.2 MIDAS/GTS的主要步骤 | 第30-31页 |
3.2 数值模拟模型 | 第31-37页 |
3.2.1 本构模型 | 第31-33页 |
3.2.2 网格剖分 | 第33-34页 |
3.2.3 抽水影响半径 | 第34-35页 |
3.2.4 边界条件和荷载 | 第35-36页 |
3.2.5 渗流—应力全耦合分析 | 第36-37页 |
3.3 参数影响分析 | 第37-41页 |
3.3.1 弹性模量E对沉降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水位降深s对沉降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 渗透系数K对沉降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工程实例 | 第42-65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2-45页 |
4.1.1 车站周边环境和道路交通 | 第42-43页 |
4.1.2 工程地质 | 第43-45页 |
4.2 降水设计方案 | 第45-48页 |
4.2.1 车站方案 | 第45页 |
4.2.2 地下水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4.2.3 降水方案 | 第46-48页 |
4.3 渗流分析 | 第48-56页 |
4.3.1 边界条件 | 第48页 |
4.3.2 几何模型 | 第48-49页 |
4.3.3 地层参数 | 第49页 |
4.3.4 网格剖分 | 第49-50页 |
4.3.5 降水场景设计 | 第50-52页 |
4.3.6 运行结果 | 第52-55页 |
4.3.7 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4.4 降水引起的沉降分析 | 第56-60页 |
4.4.1 模型建立 | 第56-57页 |
4.4.2 运行结果 | 第57-59页 |
4.4.3 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4.5 对既有地铁线的影响 | 第60-64页 |
4.5.1 沉降机制 | 第60页 |
4.5.2 分析模型 | 第60-62页 |
4.5.3 运行结果 | 第62-64页 |
4.5.4 结果分析 | 第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建议和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