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8-14页 |
第一部分: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 | 第14-29页 |
一、人格特质和工作绩效 | 第14-25页 |
1. 人格特质和任务绩效关系 | 第15-17页 |
2. 人格特质和周边绩效关系 | 第17-19页 |
3. 人格特质和工作绩效关系中的中介变量 | 第19-22页 |
4. 人格特质和工作绩效关系中的缓冲变量 | 第22-23页 |
5. 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关系的情境特异性 | 第23-25页 |
二、人格特质——工作绩效关系的国内研究 | 第25-26页 |
三、以往研究中的不足 | 第26-29页 |
第二部分:人格特质及大五人格问卷的编制 | 第29-42页 |
一、人格和人格特质的界定 | 第29-30页 |
二、大五人格理论模型的发现和进展 | 第30-36页 |
1. 基于词汇观的五因素模型 | 第30-31页 |
2. 基于问卷研究的五因素模型 | 第31-32页 |
3. 迈克雷和柯斯塔的五因素模型对大五因素的界定 | 第32-34页 |
4. 华人大五人格因素的研究 | 第34-36页 |
三、大五人格因素问卷的编制 | 第36-42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36页 |
2. 方法与程序 | 第36-37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7-41页 |
4. 对大五人格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41-42页 |
第三部分 管理者工作绩效的结构模型研究 | 第42-72页 |
一、工作绩效的定义、维度和特点 | 第42-47页 |
1. 工作绩效的定义和维度 | 第42-45页 |
2. 工作绩效的特点 | 第45-47页 |
二、管理者工作绩效的结构模型理论假设 | 第47-54页 |
1. 任务绩效 | 第48-49页 |
2. 周边绩效 | 第49-50页 |
3. 战略绩效 | 第50-54页 |
三、管理者工作绩效问卷的编制 | 第54-62页 |
1. 方法 | 第54-61页 |
2. 研究结果 | 第61-62页 |
3. 分析与讨论 | 第62页 |
四、管理者工作绩效结构模型检验 | 第62-72页 |
1. 样本构成 | 第6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63-66页 |
3. 模型评价 | 第66-71页 |
4. 结论 | 第71-72页 |
第四部分 组织情境下管理者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关系模型的建构 | 第72-125页 |
一、以往人格特质——工作绩效关系模型 | 第72-79页 |
1. 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个体差异理论模型 | 第72-74页 |
2. 罗伯特森的人格-工作绩效关系模型 | 第74-76页 |
3. 以人格特质为核心的工作绩效模型 | 第76-79页 |
二、组织情境的划分及相关概念 | 第79-82页 |
1. 组织和组织情境 | 第79-80页 |
2. 人际关系情境 | 第80-82页 |
三、组织情境下管理者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关系模型的建构 | 第82-87页 |
1. 组织情境变量作为外因变量 | 第84页 |
2. 人格特质等个体差异变量作为中介变量 | 第84-85页 |
3. 工作绩效作为结果变量 | 第85-87页 |
四、关于变量的进一步说明 | 第87-94页 |
1. 外因变量 | 第87-88页 |
2. 内因变量 | 第88页 |
3. 中介变量 | 第88-94页 |
五、组织情境下管理者人格特质和工作绩效关系LISREL模型 | 第94-125页 |
1. 测量方程式 | 第94-95页 |
2. 结构方程式 | 第95-99页 |
3. 方法 | 第99-100页 |
4. 结果分析 | 第100-123页 |
5. 结论 | 第123-125页 |
总的结论 | 第125-128页 |
注释 | 第128-142页 |
参考文献(中文部分) | 第142-146页 |
参考文献(英文部分) | 第146-158页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58-159页 |
中文摘要 | 第159-162页 |
英文摘要 | 第162页 |
附录 | 第165-174页 |
致谢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