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结构多维地震反应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结构多维地震反应现有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1.2.2 网壳结构多维地震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相关研究工作 | 第13-20页 |
1.3.1 多维地震动转动分量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2 多维地震动随机模型及相关性研究 | 第15-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多维虚拟激励法理论研究 | 第22-4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虚拟激励法简介 | 第22-25页 |
2.3 考虑非平稳多点输入时的多维虚拟激励法 | 第25-37页 |
2.3.1 杆单元模型虚拟激励公式的推导 | 第25-35页 |
2.3.2 梁单元模型虚拟激励公式 | 第35页 |
2.3.3 实际编程中一些问题的处理 | 第35-37页 |
2.4 峰值反应的估计 | 第37-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多维地震分析输入参数的选取 | 第40-55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多维随机模型的选取 | 第40-42页 |
3.3 模型参数的取法 | 第42-53页 |
3.3.1 已有研究成果简介 | 第42-43页 |
3.3.2 本文中模型参数的取值方法 | 第43-53页 |
3.4 本文中地震波视波速的取法 | 第53-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双层柱面网壳多维反应分析 | 第55-102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说明及计算用参数 | 第55-58页 |
4.2.1 计算说明 | 第55-57页 |
4.2.2 网壳模型参数和计算输入参数 | 第57页 |
4.2.3 本章中的符号说明 | 第57-58页 |
4.3 典型网壳多维随机反应分析 | 第58-81页 |
4.3.1 平稳与非平稳反应的比较 | 第58-67页 |
4.3.2 多维反应与单维反应的比较 | 第67-74页 |
4.3.3 多点输入不同视波速对网壳地震反应的影响 | 第74-81页 |
4.4 网壳参数变化对反应的影响 | 第81-100页 |
4.4.1 随荷载变化的反应规律 | 第81-84页 |
4.4.2 随矢跨比变化的反应规律 | 第84-90页 |
4.4.3 随长跨比变化的反应规律 | 第90-96页 |
4.4.4 随厚跨比变化的反应规律 | 第96-100页 |
4.5 关于内力反应对称问题的分析 | 第100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100-102页 |
第5章 单层柱面网壳多维反应分析 | 第102-151页 |
5.1 引言 | 第102页 |
5.2 说明及计算用参数 | 第102-104页 |
5.2.1 计算说明 | 第102-103页 |
5.2.2 网壳模型参数和计算输入参数 | 第103-104页 |
5.2.3 本章中的符号说明 | 第104页 |
5.3 典型网壳多维随机反应分析 | 第104-133页 |
5.3.1 平稳与非平稳反应的比较 | 第104-113页 |
5.3.2 多维反应与单维反应的比较 | 第113-126页 |
5.3.3 多点输入不同视波速对网壳地震反应的影响 | 第126-133页 |
5.4 网壳参数变化对反应的影响 | 第133-150页 |
5.4.1 随荷载变化的反应规律 | 第133-137页 |
5.4.2 随矢跨比变化的反应规律 | 第137-144页 |
5.4.3 随长跨比变化的反应规律 | 第144-150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150-151页 |
第6章 关于实用反应谱法的研究 | 第151-165页 |
6.1 引言 | 第151页 |
6.2 三维地震输入下的反应谱分析法 | 第151-157页 |
6.2.1 多维反应谱法组合公式的推导 | 第151-155页 |
6.2.2 组合公式中系数的取法 | 第155-157页 |
6.3 实际算例分析 | 第157-163页 |
6.3.1 符号说明 | 第157-158页 |
6.3.2 双层及单层典型网壳多维反应计算分析 | 第158-163页 |
6.4 本章小节 | 第163-165页 |
结论 | 第165-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0-1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9-180页 |
致谢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