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20页 |
1.1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概述 | 第6-10页 |
1.1.1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简述 | 第6-10页 |
1.1.2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发展前景 | 第10页 |
1.2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病害 | 第10-13页 |
1.2.1 国外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线形病害 | 第11页 |
1.2.2 国内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线形病害 | 第11-13页 |
1.3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的发展 | 第13-14页 |
1.3.2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特点 | 第14页 |
1.3.3 大跨径连续刚构线形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桥梁施工控制有限元法及计算方法 | 第20-30页 |
2.1 结构有限元的阐述 | 第20-21页 |
2.2 有限元刚度理论 | 第21-22页 |
2.3 桥梁结构刚度矩阵分析 | 第22-28页 |
2.3.1 桁架单元刚度矩阵分析 | 第22-24页 |
2.3.2 空间梁单元的刚度矩阵分析 | 第24-28页 |
2.4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常用分析方法评述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工期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的影响研究 | 第30-60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30-32页 |
3.2.1 盐津河二桥简介 | 第30-31页 |
3.2.2 主要设计标准 | 第31页 |
3.2.3 主要使用材料 | 第31-32页 |
3.3 盐津河二桥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32-39页 |
3.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3.3.2 施工过程的划分 | 第34-35页 |
3.3.3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5页 |
3.3.4 模型变形计算 | 第35-39页 |
3.4 施工工期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线形控制的影响 | 第39-53页 |
3.4.1 线形控制基本概念 | 第39页 |
3.4.2 成桥线形主要影响因素 | 第39-41页 |
3.4.3 节段施工工期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的影响 | 第41-44页 |
3.4.4 预应力张拉施工工期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的影响 | 第44-47页 |
3.4.5 体系转换施工工期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的影响 | 第47-50页 |
3.4.6 二期恒载施工施工工期对大跨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的影响 | 第50-53页 |
3.5 施工工期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运营线形控制的影响 | 第53-58页 |
3.5.1 节段施工工期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长期挠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3.5.2 预应力张拉施工工期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长期挠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3.5.3 二期恒载施工工期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长期挠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盐津河二桥线形控制成果 | 第60-82页 |
4.1 工期对盐津河二桥的线形控制的影响 | 第60-74页 |
4.2 成桥线形监测 | 第74-81页 |
4.2.1 测点布置 | 第74-75页 |
4.2.2 测量内容 | 第75页 |
4.2.3 主梁线形和立模标高的现场控制 | 第75-8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3页 |
5.1 结论 | 第82页 |
5.2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