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原理 | 第9-13页 |
1.2.1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9-10页 |
1.2.2 双电层电容器及其储能机理 | 第10-11页 |
1.2.3 法拉第电容器及其储能机理 | 第11-13页 |
1.2.4 混合型电容器其储能机理 | 第13页 |
1.3 超级电容器的主要的性能参数 | 第13-17页 |
1.3.1 循环伏安曲线(CV) | 第14-15页 |
1.3.2 恒电流充电/放电(GCD) | 第15页 |
1.3.3 电化学阻抗(EIS) | 第15-16页 |
1.3.4 电容C | 第16页 |
1.3.5 能量密度(E)与功率密度(P) | 第16-17页 |
1.4 电极材料 | 第17-21页 |
1.4.1 碳材料 | 第17页 |
1.4.2 法拉第材料 | 第17-20页 |
1.4.2.1 一维纳米材料 | 第18页 |
1.4.2.2 二维纳米材料 | 第18-19页 |
1.4.2.3 分层纳米材料 | 第19-20页 |
1.4.3 法拉第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5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6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22页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3 NiO/FTO多孔薄膜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1 导电玻璃(FTO)的预处理 | 第23页 |
2.3.2 [ NiO/FTO]多孔薄膜的制备 | 第23-24页 |
2.4 表征手段 | 第24-26页 |
2.4.1 XRD测试 | 第24页 |
2.4.2 XPS测试 | 第24页 |
2.4.3 SEM测试 | 第24-25页 |
2.4.4 TEM测试 | 第25页 |
2.4.5 FT-IR测试 | 第25页 |
2.4.6 电化学测试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多孔氧化镍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26-38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3.2.1 材料的制备 | 第27-28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28-30页 |
3.3 制备条件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35页 |
3.3.1 溶剂热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2 结构导向剂EDTA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煅烧温度对NiO/FTO薄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 [NiO /FTO]_(400)薄膜优异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