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30页 |
·Ce0_2 及Ce0_2-Zr0_2 固溶体的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Ce0_2 的结构特性 | 第12页 |
·Ce0_2 的功能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Ce0_2 在TWC 中的应用概况 | 第13-14页 |
·Ce0_2-Zr0_2 固溶体的结构性能介绍 | 第14-17页 |
·以Ce0_2 为基础的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 第17-20页 |
·在超精密抛光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的应用 | 第19页 |
·在CH_4、C0_2 重整反应中的应用 | 第19页 |
·在CO 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在乙醇催化裂解反应中的应用 | 第20页 |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第20页 |
·Ce0_2 及Ce0_2-Zr0_2 固溶体常用的制备方法 | 第20-24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0-21页 |
·沉淀法 | 第21-22页 |
·水热法 | 第22页 |
·微乳液法 | 第22页 |
·其它方法 | 第22-23页 |
·几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 第23-24页 |
·共沉淀法制备Ce0_2-Zr0_2 固溶体的工艺研究 | 第24-25页 |
·沉淀剂的影响 | 第24页 |
·沉淀方式的影响 | 第24-25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5页 |
·铈盐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25页 |
·加料速率的影响 | 第25页 |
·Ce0_2-Zr0_2 固溶体负载贵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常用的合成方法 | 第26-27页 |
·不同负载贵金属性能比较 | 第27-28页 |
·负载型钯催化剂的研究概况 | 第27页 |
·负载型银催化剂的研究概况 | 第27-28页 |
·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研究概况 | 第28页 |
·负载型铂催化剂的研究概况 | 第28页 |
·论文构想 | 第28-30页 |
·论文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28-29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传统共沉淀法制备Ce0_2-Zr0_2固溶体材料 | 第30-42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Ce0_2-Zr0_2 固溶体的制备 | 第30-32页 |
·Ce0_2-Zr0_2 固溶体的表征 | 第32-33页 |
·热重与差热分析(TG-DSC) | 第32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32-33页 |
·扫描电镜和能量散射谱分析(SEM-EDS) | 第33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第33页 |
·比表面积测试(BET) | 第3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3-41页 |
·TG-DSC 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XRD 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H_2-TPR 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SEM 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Ce0_2-Zr0_2固体材料 | 第42-55页 |
·对传统共沉淀法的改进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Ce0_2-Zr0_2 固溶体的制备 | 第43-45页 |
·Ce0_2-Zr0_2 固溶体的表征 | 第45-46页 |
·热重与差热分析(TG-DSC) | 第45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45页 |
·扫描电镜和能量散射谱分析(SEM-EDS) | 第45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第45页 |
·比表面积测试(BET) | 第45-4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6-54页 |
·TG-DSC 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XRD 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H2-TPR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SEM 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Pt/Ce0_2-Zr0_2固溶体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55-64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8页 |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Pt/Ce0_2-Zr0_2 固溶体的制备 | 第55-57页 |
·Pt/Ce0_2-Zr0_2 固溶体的表征 | 第57-58页 |
·热重与差热分析(TG-DSC) | 第57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57页 |
·扫描电镜和能量散射谱分析(SEM-EDS) | 第57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第57页 |
·比表面积测试(BET) | 第57-5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8-63页 |
·XRD 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H2-TPR 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SEM 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