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论文

内蒙古武川县西乌兰不浪地区区域成矿预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言第8-10页
    1.1 概况第8页
    1.2 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第8页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8-10页
2 地质背景第10-72页
    2.1 地层第10-24页
        2.1.1 太古界第10-22页
        2.1.2 元古界长城系渣尔泰山群第22-23页
        2.1.3 中生界第23-24页
        2.1.5 新生界第24页
    2.2 侵入岩第24-62页
        2.2.1 中太古代变质深成体第26-32页
        2.2.2 新太古代变质侵入岩第32-40页
        2.2.3 早元古代变质侵入岩第40-46页
        2.2.4 古生代侵入岩第46-55页
        2.2.5 中生代侵入岩第55-62页
    2.3.构造地质特征第62-72页
        2.3.1 变质岩区变形序列及构造变形特征第62-66页
        2.3.2 韧性剪切变形特征第66-69页
        2.3.3 褶皱构造第69-70页
        2.3.4 断裂构造第70-72页
3 区域成矿作用第72-80页
    3.1 绿岩带的形成与成矿作用第72-73页
    3.2 侵入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第73-74页
    3.3 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第74-80页
4 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第80-91页
    4.1 地球化学特征第80-88页
        4.1.1 地球化学场特征第80-83页
        4.1.2 重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第83-88页
    4.2 航磁异常特征第88-91页
5 典型矿床特征第91-101页
    5.1 头号铁矿床第91-97页
    5.2 东伙房金矿床第97-101页
6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第101-129页
    6.1 成矿规律第101-106页
        6.1.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101-102页
        6.1.2 控矿地质因素第102-104页
        6.1.3 矿床(点)空间展布特征第104-105页
        6.1.4 成矿时间演化规律第105-106页
    6.2 矿产预测第106-129页
        6.2.1 成矿区(带)的划分第106-108页
        6.2.2 远景区的圈定第108页
        6.2.3 远景区特征第108-118页
        6.2.4 找矿靶区的优选及特征第118-129页
7.结论第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1页
附件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时期安顺地区农业的发展与变迁
下一篇: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沿空侧覆岩结构与煤柱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