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靶场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靶场建设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7-28页 |
2.1 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 第17-20页 |
2.1.1 系统的逻辑架构 | 第17-18页 |
2.1.2 系统的物理架构 | 第18-20页 |
2.2 系统的功能要求 | 第20-21页 |
2.3 系统的通讯组网 | 第21-23页 |
2.3.1 ZigBee无线通讯 | 第21-22页 |
2.3.2 以太网数据传输 | 第22页 |
2.3.3 串口服务器 | 第22-23页 |
2.4 通讯协议 | 第23-27页 |
2.4.1 数据帧的类型 | 第24-26页 |
2.4.2 通讯协议的制定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重武器靶机设计 | 第28-43页 |
3.1 硬件电路设计 | 第28-33页 |
3.1.1 电源模块 | 第28-29页 |
3.1.2 MCU模块 | 第29-31页 |
3.1.3 ADXL345震动检测模块 | 第31-33页 |
3.1.4 XBee-PRO无线通讯模块 | 第33页 |
3.2 靶机软件设计 | 第33-42页 |
3.2.1 开发平台 | 第33-34页 |
3.2.2 主程序流程 | 第34-38页 |
3.2.3 加速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 第38-39页 |
3.2.4 无线通讯协议解析 | 第39-40页 |
3.2.5 靶机的显隐控制 | 第40-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43-62页 |
4.1 开发平台与语言 | 第43-44页 |
4.2 功能分析 | 第44-45页 |
4.3 工作模式划分 | 第45-48页 |
4.3.1 串口独立工作模式 | 第45-46页 |
4.3.2 主机和客户端工作模式 | 第46-47页 |
4.3.3 网口独立工作模式 | 第47-48页 |
4.4 软件的三层架构设计 | 第48-54页 |
4.4.1 UIL的设计 | 第49-52页 |
4.4.2 BLL的设计 | 第52-54页 |
4.4.3 DAL的设计 | 第54页 |
4.5 实体类的设计 | 第54-56页 |
4.6 数据库表设计 | 第56-57页 |
4.7 通讯模块 | 第57-61页 |
4.7.1 通讯类设计 | 第57-58页 |
4.7.2 数据帧发送 | 第58-59页 |
4.7.3 数据帧接收 | 第59-6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62-68页 |
5.1 测试目标 | 第62页 |
5.2 平台搭建 | 第62-63页 |
5.3 测试流程 | 第63-67页 |
5.3.1 综合布局管理 | 第63页 |
5.3.2 靶机控制和自动报靶功能 | 第63-65页 |
5.3.3 成绩查询与导出 | 第65-66页 |
5.3.4 多台PC的实时监控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件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