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10-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3页 |
1.1 鼠疫概述 | 第16-17页 |
1.1.1 鼠疫的危害 | 第16页 |
1.1.2 鼠疫的传播方式 | 第16-17页 |
1.2 Y. pestis概述 | 第17-21页 |
1.2.1 Y. pestis的三型分泌系统 | 第18-19页 |
1.2.2 Y. pestis的外膜蛋白 | 第19-21页 |
1.3 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概述 | 第21-31页 |
1.3.1 TLRs介导的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 | 第22-25页 |
1.3.2 NLRs介导的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 | 第25-28页 |
1.3.3 RLRs介导的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 | 第28-31页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标 | 第31-33页 |
1.4.1 立题依据 | 第31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31-33页 |
第2章 YopJ抑制STING介导的信号通路机制研究 | 第33-69页 |
2.1 试剂及仪器 | 第33-41页 |
2.1.1 试剂及材料 | 第33-36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6-4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1-54页 |
2.2.1 质粒来源和质粒构建 | 第41-44页 |
2.2.2 细菌培养和感染 | 第44-45页 |
2.2.3 细菌转化 | 第45-46页 |
2.2.4 质粒提取 | 第46-47页 |
2.2.5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 第47-48页 |
2.2.6 细胞培养 | 第48-49页 |
2.2.7 细胞转染 | 第49-50页 |
2.2.8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第50页 |
2.2.9 免疫印迹 | 第50-53页 |
2.2.10 乙酰化 | 第53页 |
2.2.11 泛素化实验 | 第53-5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7页 |
2.3.1 YopJ对胞质DNA引起的IRF3激活的影响 | 第54-60页 |
2.3.2 YopJ去泛素化STING | 第60-6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3章 YopJ与STING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 第69-85页 |
3.1 试剂及仪器 | 第69-70页 |
3.1.1 试剂及材料 | 第69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69页 |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69-7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70-73页 |
3.2.1 细菌培养和感染 | 第70页 |
3.2.2 细胞培养 | 第70页 |
3.2.3 细胞转染 | 第70页 |
3.2.4 免疫印迹 | 第70页 |
3.2.5 免疫共沉淀实验 | 第70页 |
3.2.6 免疫荧光 | 第70-71页 |
3.2.7 荧光定量PCR | 第71-73页 |
3.2.8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第7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3页 |
3.3.1 YopJ通过与STING相互作用抑制STING的转移 | 第73-77页 |
3.3.2 YopJ通过下调STING稳定性抑制STING介导的免疫反应 | 第77-8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4章 YopJ对Y. pestis建立感染作用的研究 | 第85-100页 |
4.1 试剂及仪器 | 第85-87页 |
4.1.1 试剂及材料 | 第85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85页 |
4.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85-8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87-91页 |
4.2.1 细菌培养和感染 | 第87-88页 |
4.2.2 细胞培养 | 第88页 |
4.2.3 细胞转染 | 第88页 |
4.2.4 免疫印迹 | 第88页 |
4.2.5 荧光定量PCR | 第88页 |
4.2.6 细菌成活率实验 | 第88页 |
4.2.7 siRNA干扰技术 | 第88-89页 |
4.2.8 BMDM细胞分离 | 第89页 |
4.2.9 HE染色 | 第89-90页 |
4.2.10 免疫组化 | 第90-9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1-98页 |
4.3.1 YopJ通过172位半胱氨酸抑制IRF3信号通路 | 第91-95页 |
4.3.2 YopJ有利于Y. pestis建立持续的感染 | 第95-9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7-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