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新宾县沃谷铜钼矿地质特征及外围成矿预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2页 |
1.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1.3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1.4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第14-15页 |
1.2.1 交通位置 | 第14-15页 |
1.2.2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5页 |
1.3 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1 基础地质调查 | 第15页 |
1.3.2 矿产勘查 | 第15-16页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第16-18页 |
第2章 区域成矿背景 | 第18-28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8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24页 |
2.2.1 区域地层 | 第18-20页 |
2.2.2 区域岩浆岩 | 第20-22页 |
2.2.3 区域构造 | 第22-24页 |
2.3 区域地球物理背景 | 第24-25页 |
2.3.1 重力场特征 | 第24-25页 |
2.3.2 航磁场特征 | 第25页 |
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25-27页 |
2.4.1 地球化学场特征 | 第25-26页 |
2.4.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26-27页 |
2.5 区域矿产 | 第27-28页 |
第3章 矿区地质概况 | 第28-32页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8-30页 |
3.1.1 矿区地层 | 第28页 |
3.1.2 矿区侵入岩 | 第28-29页 |
3.1.3 矿区构造 | 第29-30页 |
3.2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 第30-31页 |
3.2.1 高磁异常特征 | 第30页 |
3.2.2 激电异常特征 | 第30-31页 |
3.3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第31-32页 |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2-37页 |
4.1 矿体特征 | 第32-33页 |
4.2 矿石质量 | 第33-34页 |
4.2.1 矿物组合特征 | 第33-34页 |
4.2.2 矿石结构、构造 | 第34页 |
4.2.3 矿物生成顺序 | 第34页 |
4.3 围岩蚀变 | 第34-36页 |
4.3.1 蚀变类型 | 第34-35页 |
4.3.2 分带规律 | 第35-36页 |
4.4 矿床成因 | 第36-37页 |
第5章 找矿标志及成矿预测 | 第37-45页 |
5.1 找矿标志 | 第37-39页 |
5.1.1 构造标志 | 第37页 |
5.1.2 岩浆岩标志 | 第37页 |
5.1.3 围岩蚀变标志 | 第37页 |
5.1.4 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 第37-38页 |
5.1.5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 第38页 |
5.1.6 遥感解译标志 | 第38-39页 |
5.2 新屯区成矿预测 | 第39-44页 |
5.2.1 地质信息 | 第39页 |
5.2.2 地球物理信息 | 第39-40页 |
5.2.3 地球化学信息 | 第40-43页 |
5.2.4 找矿靶区圈定 | 第43-44页 |
5.3 靶区优选及工程验证 | 第44-45页 |
5.3.1 靶区优选 | 第44页 |
5.3.2 工程验证 | 第44-45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46页 |
6.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图版及说明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