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五环”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导论第8-11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研究意义第8-9页
        1.问题的提出第8页
        2.选题研究意义第8-9页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的状况第9-10页
        1.研究教学法的三个阶段第9-10页
        2.目前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0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1.研究思路第10页
        2.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初中思想政治课“五环”教学法的教学结构第11-16页
    一、研:研究与研讨第12-13页
        1.三研究:课标、学情、教材第12页
        2.二研讨:教师共研、备课组合研第12-13页
    二、学: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第13页
        1.自主学习第13页
        2.合作学习第13页
        3.探究学习第13页
    三、展:展示与拓展第13-14页
    四、导:引导、指导、辅导第14-15页
        1.引导主要是针对全班学生第14页
        2.指导主要是小组学生第14页
        3.辅导是针对个别学生第14-15页
    五、练:集中训练、分散训练第15页
        1.集中训练第15页
        2.分散训练第15页
    六、“研学展导练”各教学结构之间的关系第15-16页
        1.“研学展导练”环环相扣第15-16页
        2.“研学展导练”各结构相互促进第16页
第二章 “五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构建依据第16-22页
    一、理论依据第16-17页
        1.建构主义理论第16-17页
        2.认知—发现理论第17页
        3.人本主义理论第17页
    二、现实依据第17-22页
        1.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困境第17-19页
        2.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困境第19页
        3.初中思想品德课构建“五环”教学法的优势——可行性第19-22页
第三章 “五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策略第22-28页
    一、以学生为主体第22-25页
        1.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施途径第22-23页
        2.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施原则第23-25页
    二、小组合作第25-28页
        1.小组合作的实施途径第25-26页
        2.小组合作的实施原则第26-28页
第四章 “五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实例第28-33页
    一、“五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活动流程第28-30页
    二、“五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实例:《灿烂的文明之花》第30-33页
        1.课前的自主“研、学”23第30-31页
        2.课堂的“研、学、展、导”24第31-32页
        3.课堂的“展、导、练”25第32页
        4.课后的“展、练”第32-33页
第五章 “五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后的优点和反思第33-38页
    一、“五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后的优点第33-36页
        1.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第33-34页
        2.从学生能力、个性发展的角度分析第34-36页
    二、“五环”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后的反思第36-38页
        1.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第36-37页
        2.“五环”教学法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需要团体合作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件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灿烂的文明之花》研学稿第41-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工介入社区污染治理策略--以梅塘社区为例
下一篇:初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和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