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9-13页 |
主要缩写词表 | 第13-14页 |
绪论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基于复合组分纳米纤维提取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 | 第17-23页 |
1.1 引言 | 第17页 |
1.2 实验部分 | 第17-19页 |
1.2.1 仪器 | 第17页 |
1.2.2 试剂 | 第17-18页 |
1.2.3 方法 | 第18-19页 |
1.3 结果和讨论 | 第19-22页 |
1.3.1 纤维表征 | 第19-20页 |
1.3.2 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20页 |
1.3.3 复合纳米纤维的绝对提取率 | 第20-21页 |
1.3.4 色谱图和方法学验证 | 第21-22页 |
1.4 结论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金属离子修饰的纤维快速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唾液组氨酸 | 第23-33页 |
2.1 引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6页 |
2.2.1 仪器和设备 | 第24页 |
2.2.2 试剂 | 第24页 |
2.2.3 色谱条件 | 第24页 |
2.2.4 溶液的配制 | 第24-25页 |
2.2.5 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25页 |
2.2.6 纳米纤维的表征 | 第25页 |
2.2.7 液样品前处理 | 第25-26页 |
2.2.8 工作曲线的制备 | 第26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26-32页 |
2.3.1 衍生条件的优化 | 第26-28页 |
2.3.2 纳米纤维固相萃取提取条件的优化 | 第28-30页 |
2.3.3 方法学研究 | 第30-31页 |
2.3.4 新方法在实际样品测定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2.4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纤维萃取联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唾液皮质醇 | 第33-39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4页 |
3.2.2 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34页 |
3.2.3 样品前处理 | 第34-35页 |
3.2.4 色谱质谱条件 | 第35页 |
3.2.5 工作曲线的制备 | 第35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35-38页 |
3.3.1 线性关系考察 | 第35-36页 |
3.3.2 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36页 |
3.3.3 唾液样品预处理方法比较 | 第36-37页 |
3.3.4 质谱参数优化及质谱图 | 第37-38页 |
3.4 结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唾液皮质醇检测方法在人群心理和行为实验中的应用 | 第39-45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4.2.1 被试 | 第39页 |
4.2.2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4.2.3 程序 | 第40页 |
4.2.4 主题演讲 | 第40页 |
4.2.5 样品采集和分析 | 第40-41页 |
4.2.6 数据统计 | 第41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41-44页 |
4.3.1 人口学特征 | 第41页 |
4.3.2 唾液皮质醇对演讲应激的响应 | 第41页 |
4.3.3 焦虑状态和初始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关系 | 第41-43页 |
4.3.4 人格特质和唾液皮质醇的关系 | 第43页 |
4.3.5 焦虑状态和唾液皮质醇应激响应的关系 | 第43页 |
4.3.6 人格特质和演讲应激前后皮质醇变化率的关系 | 第43-44页 |
4.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唾液组氨酸检测在人群心理、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 第45-52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5.2.1 被试 | 第45-46页 |
5.2.2 应激实验 | 第46页 |
5.2.3 样品采集和分析 | 第46页 |
5.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6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6-50页 |
5.3.1 人口学特征 | 第46页 |
5.3.2 应激前后唾液组氨酸浓度变化 | 第46-47页 |
5.3.3 主题演讲实验中组氨酸应激响应特征和焦虑状态及人格特质的关系 | 第47-49页 |
5.3.4 寒冷刺激实验中组氨酸应激响应特征和焦虑状态及人格特质的关系 | 第49-50页 |
5.4 讨论 | 第50-51页 |
5.5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综述 | 第6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