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M1.3折纸组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生物色谱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0页
    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第12-14页
        1.1 核受体PPARγ与疾病的关系第12页
        1.2 核受体PPARγ的配体第12-13页
        1.3 核受体PPARγ药物筛选模型第13-14页
            1.3.1 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筛选第13页
            1.3.2 动物水平的筛选第13页
            1.3.3 虚拟筛选第13页
            1.3.4 放射性配体竞争结合法第13页
            1.3.5 生物色谱法第13-14页
    2 DNA折纸术第14-19页
        2.1 概念第14-15页
        2.2 DNA折纸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第15-17页
            2.2.1 DNA折纸用于药物输送第15-16页
            2.2.2 DNA折纸用于传感器第16页
            2.2.3 DNA折纸用于酶级联反应第16-17页
        2.3 DNA折纸术脚手架来源第17-19页
            2.3.1 天然基因组第17页
            2.3.2 非天然脚手架链第17-19页
    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M1.3 折纸组装核受体PPARγ生物色谱模型的构建第20-41页
    第一节 M1.3 折纸的制备第21-30页
        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1-24页
            1.1 实验仪器第21-22页
            1.2 实验试剂第22-23页
            1.3 溶液配制第23-24页
        2 实验内容第24-27页
            2.1 M13mp18ssDNA的大量提取第24-25页
            2.2 脚手架链M1.3ssDNA的制备第25-26页
            2.3 M1.3 折纸的制备第26-27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7-30页
            3.1 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制备第27页
            3.2 M13mp18ssDNA的提取第27-28页
            3.3 M1.3ssDNA的制备结果第28-29页
            3.4 折纸的制备第29-30页
        4 总结第30页
    第二节 hPPARγ-LBD重组蛋白的制备第30-35页
        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0-32页
            1.1 实验仪器第30页
            1.2 实验试剂第30-31页
            1.3 溶液配制第31-32页
        2 实验内容第32-34页
            2.1 E.coli. BL21 (DE3)感受态的制备第32页
            2.2 hPPARγ-LBD重组质粒的转化第32-33页
            2.3 hPPARγ-LBD蛋白的制备第33页
            2.4 纯化重组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第33-34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35页
            3.1 hPPARγ-LBD重组质粒的转化第34页
            3.2 重组蛋白hPPARγ-LBD的纯化第34-35页
        4 总结第35页
    第三节 M1.3 折纸组装hPPARγ-LBD色谱柱的制备第35-41页
        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6-37页
            1.1 实验仪器第36-37页
            1.2 实验试剂第37页
        2 实验内容第37-39页
            2.1 巯基化硅胶的制备第37-38页
            2.2 M1.3 折纸组装PPARγ第38页
            2.3 M1.3 折纸组装PPARγ生物色谱固定相的制备第38页
            2.4 M1.3 折纸生物色谱柱的装填第38-39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9-40页
            3.1 巯基化硅胶的表征第39页
            3.2 M1.3 折纸组装PPARγ的表征第39-40页
        4 总结第40-41页
第三章 M1.3 折纸组装PPARγ生物色谱模型的评价第41-46页
    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1-42页
        1.1 实验仪器第41页
        1.2 实验试剂第41-42页
        1.3 溶液配制第42页
    2 实验内容第42-43页
        2.1 自制生物色谱柱的预处理第42页
        2.2 自制生物色谱柱的亲和性评价第42页
        2.3 自制生物色谱柱的选择性考察第42-43页
        2.4 自制生物色谱柱的稳定性研究第43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45页
        3.1 自制生物色谱柱的亲和性第43-44页
        3.2 自制生物色谱柱的选择性第44页
        3.3 自制生物色谱柱的稳定性第44-45页
    4 总结第45-46页
第四章 M1.3 折纸组装PPARγ生物色谱模型的应用第46-53页
    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6-47页
        1.1 实验仪器第46页
        1.2 实验试剂第46-47页
        1.3 溶液配制第47页
    2 实验内容第47-49页
        2.1 人参总皂苷活性成分的筛选第47-48页
        2.2 栀子活性成分的筛选第48页
        2.3 大黄有效成分的筛选第48-49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9-52页
        3.1 人参总皂苷活性成分的筛选第49-50页
        3.2 栀子活性成分的筛选第50-52页
        3.3 大黄在自制生物色谱柱上的分析结果第52页
    4 总结第52-53页
全文总结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1页
个人简历第61-62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业银行天津港保税区分行营业部顾客满意度研究
下一篇:MRI对踝关节周围韧带显示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