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G.A.科恩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辩护--基于科恩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E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2. 科恩为唯物史观辩护的背景分析 | 第13-21页 |
2.1 科恩之辩护的时代背景 | 第13-15页 |
2.1.1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 第13-14页 |
2.1.2 科恩的成长经历 | 第14-15页 |
2.2 科恩之辩护的理论背景 | 第15-21页 |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对的危机 | 第15-19页 |
2.2.2 阿尔都塞的影响 | 第19页 |
2.2.3 分析哲学方法论的影响 | 第19-21页 |
3. 科恩为唯物史观辩护的理论解析 | 第21-53页 |
3.1 科恩对唯物史观中基本范畴的分析 | 第21-34页 |
3.1.1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第21-27页 |
3.1.2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第27-31页 |
3.1.3 关于权利与权力 | 第31-34页 |
3.2 科恩对社会两个属性的拓展 | 第34-38页 |
3.2.1 马克思文本中关于物质性与社会性的区分 | 第34-35页 |
3.2.2 科恩提出的社会两个属性之间的关系 | 第35-38页 |
3.3 科恩为唯物史观辩护的方法 | 第38-53页 |
3.3.1 明确唯物史观的基本命题 | 第38-46页 |
3.3.2 分析的方法 | 第46-47页 |
3.3.3“功能解释”的方法 | 第47-53页 |
4. 科恩为唯物史观所做辩护的评析 | 第53-65页 |
4.1 科恩之辩护的合理性 | 第53-55页 |
4.1.1 厘清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 第53-54页 |
4.1.2 为唯物史观的“合法性”辩护 | 第54-55页 |
4.2 科恩之辩护的局限性 | 第55-61页 |
4.2.1 科恩方法论的缺陷 | 第55-57页 |
4.2.2 对社会两个属性之区分的错误解读 | 第57-58页 |
4.2.3 “发展命题”与“首要性命题”的缺陷 | 第58-60页 |
4.2.4 马克思唯物史观不是“功能解释” | 第60-61页 |
4.3 科恩之辩护的价值 | 第61-65页 |
4.3.1 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研究的启示 | 第61-63页 |
4.3.2 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