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基础理论论文--油气水渗流力学论文

水驱油藏微观渗流机理定量描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4页
        1.2.1 微观模型研究现状第8-11页
        1.2.2 微观渗流模拟实验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4 剩余油的形成研究现状第13页
        1.2.5 微观渗流的数据处理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1 实验部分第14页
        1.3.2 理论部分第14-15页
    1.4 技术路线第15页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和主要研究成果第15-17页
        1.5.1 主要工作量第15-16页
        1.5.2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微观水驱渗流模拟实验流程第17-26页
    2.1 微观模型的制作第17-18页
    2.2 微观渗流模拟实验主要设备和软件第18-21页
    2.3 岩心薄片数据和流体制备第21-22页
    2.4 微观水驱渗流模拟实验步骤第22-23页
    2.5 微观渗流图像处理技术第23-26页
        2.5.1 图像处理技术的意义第23-24页
        2.5.2 图像处理技术的组成第24-26页
第3章 微观渗流机理基本理论分析第26-43页
    3.1 单相流体微观流动第26-27页
    3.2 两相流体微观流动第27-30页
    3.3 流体微观流动的重要特征第30-32页
        3.3.1 赫恩斯跳跃第30-31页
        3.3.2 气阻、液阻、固阻效应第31页
        3.3.3 卡断现象第31-32页
        3.3.4 指进与绕流第32页
    3.4 岩石类型对流体微观渗流的影响第32-43页
        3.4.1 碎屑岩对流体微观渗流的影响第33-37页
        3.4.2 碳酸盐岩对流体微观渗流的影响第37-41页
        3.4.3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性质比较第41-43页
第4章 砂岩和砾岩孔隙特征及微观渗流分析研究第43-51页
    4.1 岩心孔隙描述第43-46页
        4.1.1 砂岩模型孔隙描述第43-44页
        4.1.2 砾岩模型孔隙描述第44-46页
    4.2 实验过程描述及分析第46-49页
        4.2.1 砂岩模型实验过程及分析第46-47页
        4.2.2 砾岩模型实验过程及分析第47-49页
    4.3 实验数据处理及定量分析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礁灰岩孔隙特征及微观渗流分析研究第51-64页
    5.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类第51-55页
        5.1.1 铸体薄片分析第51-54页
        5.1.2 扫描电镜分析第54-55页
        5.1.3 喉道类型及特征第55页
    5.2 礁灰岩模型实验过程描述及分析第55-61页
        5.2.1 致密型礁灰岩模型第55-57页
        5.2.2 裂缝基质型礁灰岩模型第57-58页
        5.2.3 孔隙孔洞型礁灰岩模型第58-59页
        5.2.4 孔洞裂缝型礁灰岩模型第59-61页
    5.3 实验数据处理及定量分析第61-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结论及建议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页
    6.2 建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1 图像识别软件代码第71-78页
附录2 各类岩样微观水驱实验图片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省马尾松主要林分类型生物量及碳汇功能研究
下一篇:S0X4在软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分子特征分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