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卡吾尔链霉菌TJ430高产菌株选育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5-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3页
    1.1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1.1 活体微生物农药第16-17页
        1.1.2 农用抗生素第17-18页
        1.1.3 研究现状第18页
    1.2 核糖体工程诱变第18-21页
        1.2.1 核糖体工程研究进展第18-19页
        1.2.2 沉默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9页
        1.2.3 核糖体工程的应用第19-21页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卡吾尔链霉菌TJ430抗菌活性研究第23-28页
    2.1 材料第23-24页
        2.1.1 主要仪器第23页
        2.1.2 菌种与作物第23-24页
        2.1.4 培养基第24页
    2.2 方法第24-26页
        2.2.1 室内抗菌谱测试第24页
        2.2.2 温室生物防效测试第24-25页
        2.2.3 施药时期和次数第25页
        2.2.4 调查时间和次数第25页
        2.2.5 调查方法第25页
        2.2.6 药效计算方法第25页
        2.2.7 对照药剂第25-26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2.3.1 室内抗菌谱实验第26页
        2.3.2 温室生物防效测试结果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高产突变株筛选模型构建第28-36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3.1.1 菌种第28页
        3.1.2 培养基第28页
        3.1.3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8-29页
        3.1.4 高产突变株筛选模型构建第29页
        3.1.5 板孔中抗生素浓度测定第29页
        3.1.6 菌株在筛选模型上的最佳生长时间第29页
        3.1.7 筛选模型板孔中抗生素产量平行性分析第29页
        3.1.8 接种量对筛选模型板孔中抗生素产量影响第29-30页
        3.1.9 不同配比溶剂对筛选模型中抗生素提取效率影响第30页
        3.1.10 提取时间对筛选模型中抗生素产量影响第3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3.2.1 有效成分HPLC分析第30-31页
        3.2.2 菌株在抗生素平板上的生长状况第31-32页
        3.2.3 菌株在筛选模型上的最佳生长时间第32-33页
        3.2.4 筛选模型板孔中抗生素产量平行性分析第33页
        3.2.5 接种量对筛选模型板孔中抗生素产量的影响第33-34页
        3.2.6 不同配比溶剂对抗生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第34-35页
        3.2.7 浸提时间对抗生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第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发酵配方及条件的优化第36-4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6-40页
        4.1.1 菌株第36页
        4.1.2 TJ430原始培养基第36页
        4.1.3 实验仪器第36-37页
        4.1.4 正交实验表设计第37-38页
        4.1.5 发酵配方优化第38页
        4.1.6 抗生素含量测定第38页
        4.1.7 PVA对抗生素产量的影响第38页
        4.1.8 最佳发酵时间的确定第38-39页
        4.1.9 最佳初始pH的确定第39页
        4.1.10 最佳发酵温度的确定第39页
        4.1.11 最佳接种量的确定第39页
        4.1.12 摇床转速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4.1.13 抑菌活性检测第4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0-45页
        4.2.1 发酵配方的优化第40-41页
        4.2.2 PVA对抗生素产量的影响第41-42页
        4.2.3 最佳发酵时间的确定第42-43页
        4.2.4 最佳初始pH的确定第43-44页
        4.2.5 最佳发酵温度的确定第44页
        4.2.6 最佳接种量的确定第44-45页
        4.2.7 最佳转速的确定第45页
        4.2.8 最终发酵配方的确定第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抗生素产生菌株TJ430诱变第47-5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7-50页
        5.1.1 菌种第47页
        5.1.2 培养基第47页
        5.1.3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7-48页
        5.1.4 单孢子悬液制备第48页
        5.1.5 抗生素MIC测定第48-49页
        5.1.6 抗生素抗性诱变第49页
        5.1.7 菌种保存第49页
        5.1.8 接种筛选模型第49页
        5.1.9 挑选正向突变株第49页
        5.1.10 发酵复筛第49-5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0-52页
    5.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突变株基因序列分析第53-59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53-54页
        6.1.1 材料第53页
        6.1.2 DNA提取第53-54页
        6.1.3 PCR扩增目标DNA第54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6.3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七章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附录第66-84页
致谢第84-85页
作者简历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
下一篇:LiOH修饰的Ru-Rh/Al2O3催化2,4-甲苯二胺加氢合成1-甲基-2,4-环己二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