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二次上浆对碳纤维丝束短切的影响研究及质量评价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碳纤维的分类、结构与性能第15-18页
        1.2.1 碳纤维的分类第15-16页
        1.2.2 碳纤维的结构第16-17页
        1.2.3 碳纤维的性能第17-18页
    1.3 短切碳纤维及其应用领域和发展现状第18-20页
        1.3.1 短切碳纤维第18页
        1.3.2 短切碳纤维应用领域第18-19页
        1.3.3 短切碳纤维发展现状第19-20页
    1.4 短切碳纤维的相关基础研究第20-24页
        1.4.1 上浆剂的作用及分类第20-21页
        1.4.2 上浆剂对碳纤维丝束表面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1.4.3 上浆碳纤维丝束切断机理研究第22-23页
        1.4.4 短切碳纤维质量分析第23-24页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24-26页
        1.5.1 课题来源第24页
        1.5.2 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碳纤维丝束二次上浆及其性能研究第26-40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材料及上浆剂的制备第26-27页
        2.2.1 实验材料第26页
        2.2.2 PU上浆剂的制备第26页
        2.2.3 丁苯橡胶上浆剂的制备第26-27页
        2.2.4 上浆方法第27页
    2.3 二次上浆前后碳纤维丝束性能测试第27-29页
        2.3.1 宏观形貌观察第27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27-28页
        2.3.3 悬垂角测试第28页
        2.3.4 毛丝量测试第28-29页
    2.4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29-38页
        2.4.1 上浆剂浓度对碳纤维丝束宏观形貌的影响第29-32页
        2.4.2 上浆剂浓度对碳纤维丝束微观形貌的影响第32-37页
        2.4.3 上浆剂浓度对碳纤维丝束悬垂角的影响第37页
        2.4.4 上浆剂浓度对碳纤维丝束毛丝量的影响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二次上浆碳纤维丝束切断实验设计第40-46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实验装置第40-42页
    3.3 实验材料第42-44页
    3.4 实验步骤第44-45页
    3.5 实验数据处理第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二次上浆碳纤维丝束切断实验分析第46-62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断裂理论第46-47页
    4.3 刀具运动状态及受力分析第47-49页
    4.4 上浆剂浓度对碳纤维丝束切断过程的影响第49-53页
        4.4.1 PU上浆剂第49-50页
        4.4.2 丁苯橡胶上浆剂第50-53页
    4.5 上浆剂浓度对切断力及切断时间的影响第53-55页
        4.5.1 PU上浆剂第53-54页
        4.5.2 丁苯橡胶上浆剂第54-55页
    4.6 刀具进给速度对切断力及切断时间的影响第55-61页
        4.6.1 碳纤维干丝第55-57页
        4.6.2 PU上浆剂第57-58页
        4.6.3 丁苯橡胶上浆剂第58-59页
        4.6.4 不同上浆剂碳纤维丝束切断力和切断时间的对比第59-61页
    4.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短切碳纤维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第62-81页
    5.1 引言第62-64页
    5.2 实验方法第64-67页
        5.2.1 正交试验设计第64-65页
        5.2.2 评价指标的选定及测试方法第65-67页
    5.3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第67-69页
        5.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第67-69页
        5.3.2 基于熵权理论确定权重第69页
    5.4 短切碳纤维质量综合评价第69-71页
        5.4.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矩阵第69-70页
        5.4.2 评价指标矩阵的标准化处理第70页
        5.4.3 指标熵及熵权的确定第70-71页
        5.4.4 模糊综合评价第71页
    5.5 结果与讨论第71-78页
        5.5.1 短切碳纤维质量评价指标测试结果第71-76页
        5.5.2 评价结果与讨论第76-78页
    5.6 优质短切碳纤维产品第78-79页
    5.7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附表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曲霉菌感染雏鸡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及继发大肠杆菌、H9N2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研究
下一篇:齐鲁医院患者随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