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后轮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的仿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电动轮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2 电子差速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 主要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电动车动力学模型 | 第19-38页 |
2.1 电动车结构 | 第19-20页 |
2.2 模型总体架构 | 第20-21页 |
2.3 轮胎模型 | 第21-28页 |
2.3.1 轮胎运动坐标系 | 第22页 |
2.3.2 滑动率 | 第22-24页 |
2.3.3 魔术公式轮胎模型 | 第24-28页 |
2.4 整车模型 | 第28-33页 |
2.4.1 车身动力学模型 | 第28-30页 |
2.4.2 车轮动力学模型 | 第30-32页 |
2.4.3 阿克曼转向模型 | 第32-33页 |
2.5 电机模型 | 第33页 |
2.6 参考模型 | 第33-35页 |
2.7 模型仿真 | 第35-37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电子差速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 第38-60页 |
3.1 机械差速器和电子差速器工作原理 | 第38-40页 |
3.1.1 机械差速器工作原理 | 第38-39页 |
3.1.2 电子差速器工作原理 | 第39-40页 |
3.2 横摆角速度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 电子差速系统设计 | 第42-52页 |
3.3.1 总体结构设计 | 第42-43页 |
3.3.2 滑转率控制模块 | 第43-48页 |
3.3.3 横摆运动控制模块 | 第48-51页 |
3.3.4 协调控制模块 | 第51-52页 |
3.4 电子差速系统仿真分析 | 第52-59页 |
3.4.1 低附着系数路面仿真分析 | 第53-54页 |
3.4.2 对接路面仿真分析 | 第54-55页 |
3.4.3 对开路面仿真分析 | 第55-56页 |
3.4.4 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56-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电子差速系统与四轮转向系统的集成控制研究 | 第60-80页 |
4.1 质心侧偏角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63页 |
4.2 四轮转向系统分析 | 第63-71页 |
4.2.1 四轮转向基本原理 | 第63-64页 |
4.2.2 四轮转向基本操纵模型 | 第64-65页 |
4.2.3 四轮转向控制策略分析 | 第65-71页 |
4.3 集成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71-79页 |
4.3.1 集成控制基本原理 | 第71-72页 |
4.3.2 四轮转向控制器设计 | 第72-74页 |
4.3.3 协调控制器设计 | 第74-75页 |
4.3.4 仿真分析 | 第75-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