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文献梳理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学术梳理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3-17页 |
1.3.1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承包地经营权 | 第17-18页 |
2.1.2 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 第18-19页 |
2.1.3 农户借贷行为意愿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产权理论 | 第19-20页 |
2.2.2 信贷担保理论 | 第20页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4 金融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22-27页 |
3.1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3页 |
3.1.1 维护和发展农民利益的需要 | 第22页 |
3.1.2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需要 | 第22-23页 |
3.1.3 农地金融深化的需要 | 第23页 |
3.2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27页 |
3.2.1 中央政策要求发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 第23-24页 |
3.2.2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的物权性适合发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 第24-25页 |
3.2.3 实践的历史演进促进发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4.1 我国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主要做法 | 第27-30页 |
4.1.1 出台政策,规范抵押行为 | 第27页 |
4.1.2 引入主体,实现多方获益 | 第27-28页 |
4.1.3 搭建平台,推进各方对接 | 第28-29页 |
4.1.4 构建机制,维护各方权益 | 第29-30页 |
4.2 我国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4.2.1 立法规定不完善 | 第30页 |
4.2.2 农地抵押价值评估难 | 第30-31页 |
4.2.3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农户意愿影响因素视角下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证分析—以安阳县为例 | 第32-53页 |
5.1 调查情况说明 | 第32-35页 |
5.1.1 调查方式说明 | 第32-33页 |
5.1.2 调查地区基本概况 | 第33-34页 |
5.1.3 调查地区的具体做法 | 第34-35页 |
5.2 调查农户信息及影响因素交叉分析 | 第35-43页 |
5.2.1 农户基本情况 | 第35-37页 |
5.2.2 农户对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的认知 | 第37-38页 |
5.2.3 农户的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意愿与影响因素交叉分析 | 第38-43页 |
5.3 农户意愿影响因素视角下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回归分析 | 第43-53页 |
5.3.1 变量选取 | 第43-46页 |
5.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46-48页 |
5.3.3 Logistic二项回归分析 | 第48-51页 |
5.3.4 分析结论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国外农地抵押融资的主要方式与启示 | 第53-59页 |
6.1 德国农地抵押融资信用社合作方式 | 第53-54页 |
6.2 美国联邦土地银行方式 | 第54-55页 |
6.3 菲律宾土地银行方式 | 第55页 |
6.4 对比分析与启示 | 第55-59页 |
6.4.1 对比分析 | 第55-57页 |
6.4.2 启示 | 第57-59页 |
第七章 推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融资的对策建议 | 第59-67页 |
7.1 完善推进机制 | 第59-61页 |
7.1.1 加强组织领导 | 第59页 |
7.1.2 落实三权分置 | 第59-60页 |
7.1.3 构建评估机制 | 第60-61页 |
7.1.4 健全考评制度 | 第61页 |
7.2 加强风险管理 | 第61-64页 |
7.2.1 强化风险控制 | 第61-62页 |
7.2.2 建立风险保障体系 | 第62-63页 |
7.2.3 构建信贷风险担保体系 | 第63-64页 |
7.3 优化融资环境 | 第64-67页 |
7.3.1 健全土地流转平台 | 第64-65页 |
7.3.2 出台支持性政策 | 第65页 |
7.3.3 加强政策宣传 | 第65页 |
7.3.4 完善相关法律 | 第65-6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8.1 结论 | 第67页 |
8.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67-6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