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昆虫滞育概述 | 第13-14页 |
1.1.1 昆虫滞育的概念 | 第13页 |
1.1.2 昆虫滞育的特点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家蚕滞育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1 家蚕滞育激素 | 第14-15页 |
1.2.2 家蚕滞育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3 家蚕山梨醇脱氢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 家蚕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1.3.1 家蚕细胞瞬时表达分析系统 | 第16-17页 |
1.3.2 RNA干涉技术 | 第17-18页 |
1.3.3 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转基因技术 | 第18-19页 |
1.3.4 CRISPR/Cas 9 基因组编辑技术 | 第19-20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家蚕二化性品种三种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启动子活性分析 | 第23-4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3-27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7-3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2.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2.3.2 3种山梨醇脱氢酶启动子区域片段的扩增 | 第33页 |
2.3.3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33-34页 |
2.3.4 测序的核苷酸序列 | 第34-36页 |
2.3.5 报告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36-37页 |
2.3.6 3种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分析 | 第37-38页 |
2.4 讨论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家蚕二化性品种BmSDH-2a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的活性分析 | 第41-47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3.3.1 BmSDH-2a基因不同长度启动子区域片段的扩增 | 第42-43页 |
3.3.2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43页 |
3.3.3 报告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43-44页 |
3.3.4 BmSDH-2a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 | 第44-45页 |
3.3.5 3个不同长度山梨醇脱氢酶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分析 | 第45-46页 |
3.4 讨论 | 第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滞育激素等昆虫激素对BmSDH-2a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 第47-53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47-48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4.3.1 滞育激素对BmSDH-2a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 第49页 |
4.3.2 保幼激素对BmSDH-2a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3 蜕皮激素对BmSDH-2a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 讨论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