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1.3.1 农地流转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3.2 农户福利内涵与测度 | 第16页 |
1.3.3 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 | 第16-17页 |
1.3.4 流转政策优化与农户福利改进建议 | 第17-18页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页 |
2.1.1 农地流转 | 第22页 |
2.1.2 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 | 第22页 |
2.1.3 市场主导的农地流转 | 第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地租与地价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3页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3-24页 |
2.2.4 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动因及特征分析 | 第25-30页 |
3.1 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动因分析 | 第25-26页 |
3.1.1 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 | 第25页 |
3.1.2 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5页 |
3.1.3 各级政府的积极介入 | 第25-26页 |
3.2 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表现特征 | 第26-27页 |
3.1.1 经营主体多元化 | 第26页 |
3.1.2 流转期限长期化 | 第26页 |
3.1.3 报酬支付多样化 | 第26-27页 |
3.3 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流程与效果—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 第27-28页 |
3.4 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风险效应 | 第28-30页 |
3.4.1 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 | 第28页 |
3.4.2 农地转出户就业与社会保障风险 | 第28页 |
3.4.3 流转农地的产权风险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政府主导的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实证分析 | 第30-41页 |
4.1 政府主导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0-32页 |
4.1.1 转出农户福利的构成 | 第30-31页 |
4.1.2 政府主导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31-32页 |
4.2 结构方程模型及构建 | 第32-33页 |
4.2.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第32-33页 |
4.2.2 模型构建的过程 | 第33页 |
4.3 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主导农地流转对农户福利影响实证分析 | 第33-40页 |
4.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4.3.2 变量选择和变量赋值 | 第34-35页 |
4.3.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5页 |
4.3.4 模型适配度检验 | 第35-37页 |
4.3.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种模式下农户福利效应对比分析 | 第41-49页 |
5.1 模型构建及变量设定 | 第41-43页 |
5.1.1 反事实分析框架与倾向得分匹配 | 第41页 |
5.1.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41-43页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8页 |
5.2.1 农户人力资本特征对福利效应的影响 | 第43页 |
5.2.2 倾向得分匹配测度农户福利效应 | 第43-46页 |
5.2.3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测度农户福利效应 | 第46-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政府与农户共赢的农地流转机制设计及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6.1 政府与农户共赢的农地流转机制设计 | 第49-51页 |
6.1.1 农地流转供求关系及价格机制形成 | 第50页 |
6.1.2 交易成本与市场中介组织 | 第50-51页 |
6.1.3 农地流转中必需的制度保障 | 第51页 |
6.2 完善政府主导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6.2.1 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完备农地价格体系 | 第51页 |
6.2.2 积极培育农户社会资本,增加农户福利效应 | 第51-52页 |
6.2.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地社会保障功能 | 第52页 |
6.2.4 积极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