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研究现状简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20-21页 |
1.4.1 主要创新点 | 第20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2 农民工职业教育概念界定及理论相关基础 | 第21-27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1-23页 |
2.1.1 城镇化的界定 | 第21页 |
2.1.2 农民工的界定 | 第21-22页 |
2.1.3 职业教育的界定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页 |
2.2.2 城乡劳动力迁移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准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第24-27页 |
3 当前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7页 |
3.1 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 | 第27-29页 |
3.1.1 参加比例情况 | 第27-29页 |
3.1.2 参加方式及行业分布情况 | 第29页 |
3.1.3 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情况 | 第29页 |
3.2 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 第29-32页 |
3.2.1 农民工职业教育比例不高 | 第29-30页 |
3.2.2 农民工职业教育内容单一 | 第30页 |
3.2.3 农民工职业教育成本递增 | 第30-31页 |
3.2.4 农民工职业教育环境复杂 | 第31-32页 |
3.3 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2-37页 |
3.3.1 农民工职业培训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2页 |
3.3.2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 第32-33页 |
3.3.3 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意识薄弱 | 第33-34页 |
3.3.4 农民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 第34-35页 |
3.3.5 农民工培训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5-37页 |
4 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经验借鉴 | 第37-43页 |
4.1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经验 | 第37-39页 |
4.1.1 德国农村职业教育 | 第37页 |
4.1.2 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职业教育 | 第37-38页 |
4.1.3 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职业教育 | 第38-39页 |
4.2 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借鉴启示 | 第39-43页 |
4.2.1 健全法律制度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 第39-40页 |
4.2.2 依托城镇化发展提高农民工就业水平 | 第40-41页 |
4.2.3 通过公共财政保障职业教育投入 | 第41-42页 |
4.2.4 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 | 第42-43页 |
5 推进农民工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3页 |
5.1.1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顶层设计 | 第43页 |
5.1.2 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 | 第43页 |
5.2 全社会树立重视农民工职业教育理念 | 第43-44页 |
5.2.1 加强政府推动创建良好氛围 | 第43-44页 |
5.2.2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政策 | 第44页 |
5.2.3 加强舆论监督引导增强培训意识 | 第44页 |
5.3 健全完善多元化投资机制 | 第44-45页 |
5.3.1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 第44页 |
5.3.2 加大企业投资力度 | 第44-45页 |
5.3.3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 第45页 |
5.4 完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 第45-47页 |
5.4.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第45页 |
5.4.2 企业和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应发挥辅助作用 | 第45-46页 |
5.4.3 非政府组织、社会培训机构是重要补充力量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