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

华夏地块诸广-万洋山地区早古生代陆内岩浆作用与岩石成因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1.1 板内长英质岩浆作用第12-14页
        1.1.2 壳幔相互作用第14-15页
    1.2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第15-18页
        1.2.1 早古生代花岗岩第15-16页
        1.2.2 早古生代火山岩第16-17页
        1.2.3 早古生代镁铁质岩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第18-2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0-24页
    2.1 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简介第20-21页
    2.2 区域构造概况第21-24页
第三章 诸广-万洋山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成因第24-70页
    3.1 岩相学第24-26页
    3.2 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第26-27页
    3.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第27-32页
        3.3.1 全岩主微量元素第27-29页
        3.3.2 Sr-Nd同位素第29-32页
    3.4 锆石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第32-65页
    3.5 诸广-万洋山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成因第65-70页
        3.5.1 岩浆混合第65-66页
        3.5.2 岩浆岩源区第66-70页
第四章 扶溪二长苏长岩-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第70-96页
    4.1 岩相学第70-72页
    4.2 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第72-74页
    4.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第74-76页
    4.4 锆石微量元素、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第76-80页
        4.4.1 锆石微量元素第78-79页
        4.4.2 锆石年代学和Hf同位素特征第79-80页
    4.5 扶溪花岗闪长岩成因第80-81页
    4.6 扶溪二长苏长岩成因第81-96页
        4.6.1 交代地幔?第82-83页
        4.6.2 下地壳部分熔融?第83-84页
        4.6.3 地壳混染?第84-96页
第五章 华夏地块早古生代陆内长英质岩浆岩成因探讨第96-100页
    5.1 华夏地块早古生代陆内岩浆岩岩石成因及其地幔源区性质第96-98页
    5.2 华夏地块早古生代陆内岩浆作用动力学机制初探第98-100页
第六章 主要认识与进一步工作设想第100-102页
    6.1 主要认识第100-101页
    6.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的设想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与毕业论文相关文章第118-119页
附:代表性论文首页第119-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TP酶基因突变型质粒的构建及其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棉酚通过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发生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