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思路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转型期乡村法文化的概念界定 | 第12-19页 |
第一节 转型期乡村法文化的概念 | 第12-13页 |
一、法文化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转型期乡村法文化的概念 | 第13页 |
第二节 转型期乡村法文化的特征 | 第13-19页 |
一、宗法主义逐渐衰微 | 第13-14页 |
二、礼法合一的格局出现松动 | 第14-16页 |
三、权力思维趋向权利思维 | 第16-17页 |
四、诉讼法文化逐渐得到认同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转型期乡村法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困境 | 第19-33页 |
第一节 转型期乡村法文化建设的特点 | 第19-23页 |
一、建设主体的二元化 | 第19-21页 |
二、建设对象的复杂化 | 第21-22页 |
三、建设方式协同化 | 第22-23页 |
第二节 转型期乡村法文化建设困境 | 第23-33页 |
一、农村社会结构演变不充分 | 第23-26页 |
二、农民法律意识依然薄弱 | 第26-29页 |
三、行政权力对乡村法文化建设的不当干预 | 第29-33页 |
第三章 转型期乡村法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 第33-47页 |
第一节 确立以弘扬制度法文化为导向的建设路径 | 第33-37页 |
一、从送法下乡说起 | 第33-34页 |
二、科学有效弘扬制度法文化 | 第34-37页 |
第二节 以提升广大农民对法律的认同为重点的建设路径 | 第37-40页 |
一、重建农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 | 第37-39页 |
二、树立法律在乡村的权威地位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努力呵护转型期乡村法文化建设环境 | 第40-47页 |
一、协调好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关系 | 第40-43页 |
二、合理有效发挥行政权力的作用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