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蛴螬高致病力绿僵菌菌株的鉴定筛选与新制剂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绿僵菌的分类和寄主范围第11-12页
     ·绿僵菌的侵染机制第12-13页
     ·绿僵菌在地下害虫防治方面的应用现状第13-15页
     ·绿僵菌真菌杀虫剂研究进展第15-16页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第16-17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19-20页
2 绿僵菌菌株的分离鉴定第20-29页
   ·实验材料第20-21页
     ·绿僵菌菌株分离的材料第20页
     ·分离和纯化培养基第20页
     ·主要试剂第20页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0-21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4页
     ·菌株的分离纯化和保存第21-22页
     ·菌株的生物学形态鉴定第22页
     ·菌株的分子鉴定第22-24页
   ·结果和分析第24-28页
     ·绿僵菌的分离结果第24页
     ·菌株的形态鉴定结果第24-25页
     ·菌株的分子鉴定结果第25-27页
     ·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绿僵菌菌株对花生蛴螬的致病力第29-36页
   ·实验材料第29页
     ·供试菌株第29页
     ·供试昆虫第29页
     ·主要试剂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30页
     ·供试昆虫的饲养第29-30页
     ·毒力测定方法第30页
     ·数据统计方法第30页
   ·结果和分析第30-35页
     ·室内生物测定结果第30-33页
     ·致死剂量与时间效应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绿僵菌 CQMa128 微粒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控试验第36-41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田间试验地点条件第36页
     ·供试药剂第36页
     ·田间试验处理及方法第36页
     ·田间调查方法第36-37页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第37页
   ·结果和分析第37-40页
     ·绿僵菌CQMa128 微粒剂对花生种子出苗的影响第37页
     ·花生播种期10 亿孢子/克绿僵菌CQMa128 微粒剂的防治效果第37-38页
     ·绿僵菌CQMa128 微粒剂施药后对花生蛴螬天敌的影响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绿僵菌 CQMa128 乳粉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控试验第41-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田间试验地点条件第41页
     ·供试药剂第41页
     ·田间试验处理及方法第41-42页
     ·田间调查方法第42页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第42页
   ·结果和分析第42-46页
     ·绿僵菌CQMa128 乳粉剂对花生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第42-43页
     ·花生幼果期100 亿孢子/克绿僵菌CQMa128 乳粉剂的防治效果第43-44页
     ·绿僵菌CQMa128 乳粉剂施药后对花生蛴螬天敌的影响第44-45页
     ·保果率与花生产量鲜重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6 蛴螬高致病力绿僵菌复配制剂的研究第47-52页
   ·实验材料第47页
     ·供试菌株孢子粉第47页
     ·主要化学药剂第47页
   ·实验方法第47-48页
     ·绿僵菌与化学杀虫剂的兼容性测定第47页
     ·复配制剂的制备与室内毒力测定第47-48页
     ·数据统计方法第48页
   ·结果和分析第48-51页
     ·绿僵菌孢子兼容性测定结果第48-49页
     ·绿僵菌复配制剂的联合毒力作用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7 讨论第52-56页
   ·绿僵菌菌株的分离鉴定第52页
   ·绿僵菌菌株对花生蛴螬的致病力第52-53页
   ·绿僵菌CQMa128 微粒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控试验第53-54页
   ·绿僵菌CQMa128 乳粉剂对花生蛴螬的田间防控试验第54页
   ·蛴螬高致病力绿僵菌复配制剂的研究第54-56页
8 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第56-58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56页
   ·后续工作建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僵菌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MaFKS和MaChsⅦ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下一篇: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心音模式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