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壤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松嫩平原不同植被群落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6-17页 |
2.1.1 试验地概况 | 第16页 |
2.1.2 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 第16-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2.2.2 室内样品分析 | 第17-20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33页 |
3.1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 | 第21-22页 |
3.2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特征 | 第22-24页 |
3.2.1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 | 第22页 |
3.2.2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 | 第22-23页 |
3.2.3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蔗糖酶活性差异 | 第23-24页 |
3.2.4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脲酶活性差异 | 第24页 |
3.3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 第24-25页 |
3.4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差异 | 第25-26页 |
3.5 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盐分的相关分析 | 第26-27页 |
3.6 不同植被类型的聚类分析 | 第27-28页 |
3.7 松嫩平原不同植被群落地上部的生物量特征 | 第28-29页 |
3.8 松嫩平原不同植被群落地上部植株的养分含量特征 | 第29-31页 |
3.8.1 松嫩平原不同植被地上部植株全氮含量差异 | 第29页 |
3.8.2 松嫩平原不同植被地上部植株全磷含量差异 | 第29-30页 |
3.8.3 松嫩平原不同植被地上部植株全钾含量差异 | 第30-31页 |
3.9 植被地上部生物量、养分与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 第31-33页 |
3.9.1 植株生物量和养分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相关性 | 第31页 |
3.9.2 植株生物量和养分与土壤养分和盐分的相关性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3-37页 |
4.1 松嫩平原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特征 | 第33-34页 |
4.1.1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酶活性分析 | 第33页 |
4.1.2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养分和盐分方差分析 | 第33-34页 |
4.1.3 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养分、盐分含量相关分析 | 第34页 |
4.1.4 分类结果 | 第34页 |
4.2 松嫩平原不同植被群落地上部生物量和植株养分含量差异 | 第34-37页 |
4.2.1 松嫩平原的不同植被群落地上部生物量差异 | 第34-35页 |
4.2.2 松嫩平原的不同植被群落地上部植株养分含量差异 | 第35页 |
4.2.3 松嫩平原的不同植被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 | 第35-36页 |
4.2.4 松嫩平原的不同植被群落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与土壤养分、盐分的关系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