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性别统计与公共政策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8-15页 |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1-14页 |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 一、内蒙古地区性别统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 (一)内蒙古地区性别统计的现状 | 第15页 |
| (二)内蒙古地区性别统计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 1. 缺少法制保障与部门联动机制 | 第15-16页 |
| 2. 统计制度与指标体系不健全 | 第16-17页 |
| 3. 指导理论与宣传工作不到位 | 第17页 |
| 4. 数据与资料利用率低 | 第17-18页 |
| 二、内蒙古性别统计应用于公共政策的意义 | 第18-25页 |
| (一)性别统计在公共政策中的理论指导 | 第18-19页 |
| (二)性别统计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意义 | 第19-21页 |
| 1.体现我国公共政策的目标 | 第19页 |
| 2.促进我国妇女权益的保护 | 第19-20页 |
| 3.推动我国的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 | 第20页 |
| 4.缩小地区差异 | 第20页 |
| 5.加快建设和谐社会 | 第20-21页 |
| (三)性别统计对公共政策的需求 | 第21-23页 |
| (四)内蒙古地区性别统计对少数民族工作的影响 | 第23-25页 |
| 三、内蒙古性别统计反映出的公共政策问题 | 第25-27页 |
| 四、完善与发展内蒙古性别统计的公共政策建议 | 第27-29页 |
| (一)增强性别统计的法律依据 | 第27页 |
| (二)完善性别统计的指标体系 | 第27-28页 |
| (三)普及性别统计的理论方法 | 第28页 |
| (四)提高性别统计的分析能力 | 第28-29页 |
| 五、结论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