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1页 |
| 一、驰名商标使用典型案例及其评析 | 第11-13页 |
| (一)案例一介绍及其评析 | 第11-12页 |
| (二)案例二介绍及其评析 | 第12-13页 |
| 二、我国驰名商标使用的立法现状 | 第13-18页 |
| (一)驰名商标使用的初步构建阶段 | 第13-14页 |
| (二)驰名商标使用的再探索阶段 | 第14-15页 |
| (三)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使用的重新定位阶段 | 第15-18页 |
| 1.驰名商标认定原则的法定化 | 第16页 |
| 2.“驰名商标”使用和宣传的禁止 | 第16-18页 |
| 三、驰名商标使用中的缺陷分析 | 第18-25页 |
| (一)驰名商标使用的异化 | 第18-23页 |
| 1.驰名商标定义的模糊 | 第18-19页 |
| 2.缺乏法定的认定原则 | 第19-21页 |
| 3.驰名商标司法认定过热 | 第21-22页 |
| 4.著名商标与驰名商标保护的雷同 | 第22-23页 |
| (二)新《商标法》存在的不足 | 第23-25页 |
| 1.违法广告、宣传处罚过低 | 第23页 |
| 2.“禁止宣传和使用‘驰名商标’字样”规定界定不明 | 第23-25页 |
| 四、完善驰名商标使用的建议 | 第25-29页 |
| (一)应设立现有市场流通商品的缓冲期 | 第25-26页 |
| (二)细化驰名商标广告宣传的规定 | 第26页 |
| (三)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规制 | 第26-27页 |
| (四)厘清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保护界限 | 第27-29页 |
| 结语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