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油田含聚污水沉降罐处理效果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沉降罐内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第14-37页 |
2.1 几何模型建立 | 第14-16页 |
2.2 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16-19页 |
2.2.1 网格类型及选用原则 | 第16-17页 |
2.2.2 网格质量的评定 | 第17-18页 |
2.2.3 沉降罐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18-19页 |
2.3 数学模型建立 | 第19-24页 |
2.3.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19-21页 |
2.3.2 湍流模型 | 第21-22页 |
2.3.3 离散相模型 | 第22-24页 |
2.4 模拟条件设定 | 第24-26页 |
2.4.1 模拟条件简化 | 第24-25页 |
2.4.2 介质物性 | 第25页 |
2.4.3 边界条件 | 第25-26页 |
2.5 求解方法确定 | 第26-27页 |
2.6 流场分析 | 第27-37页 |
2.6.1 沉降罐内整体流场分布 | 第27-28页 |
2.6.2 连续相流动规律分析 | 第28-32页 |
2.6.3 离散相运动分析 | 第32-37页 |
第三章 沉降罐沉降规律及处理效果提高实验研究 | 第37-49页 |
3.1 含油、含聚污水静态沉降实验 | 第37-41页 |
3.1.1 含聚浓度对沉降分离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2 油滴粒径对沉降分离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3 沉降时间对沉降分离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 室内气浮模拟及药剂优选实验 | 第41-45页 |
3.2.1 气浮-沉降预处理模拟实验 | 第41-43页 |
3.2.2 絮凝剂、浮选剂评价优选 | 第43-45页 |
3.3 沉降罐调参运行现场试验 | 第45-49页 |
第四章 沉降罐结构改进技术研究 | 第49-63页 |
4.1 混合物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4.2 配水装置结构优化研究 | 第50-60页 |
4.2.1 一种新型配水装置的提出 | 第50-51页 |
4.2.2 配水装置高度 | 第51-54页 |
4.2.3 配水口直径 | 第54-56页 |
4.2.4 配水口形状 | 第56-58页 |
4.2.5 配水口数量 | 第58-60页 |
4.3 改进效果分析 | 第60-63页 |
4.3.1 速度场分布 | 第60-61页 |
4.3.2 浓度场分布及除油率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