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香料概况 | 第9页 |
1.2 香料的发展历史 | 第9-11页 |
1.2.1 古代的香料发展史 | 第9-10页 |
1.2.2 近代的香料发展史 | 第10页 |
1.2.3 现代的香料发展史 | 第10-11页 |
1.3 香料的分类 | 第11-12页 |
1.3.1 天然香料 | 第11-12页 |
1.3.2 合成香料 | 第12页 |
1.4 麝香概况 | 第12-19页 |
1.4.1 合成麝香的分类 | 第13-14页 |
1.4.2 茚满类麝香化合物分子结构对香气的影响 | 第14-18页 |
1.4.3 茚满类麝香化合物代表产品的结构与性质 | 第18-19页 |
1.5 萨利麝香的概况及合成进展 | 第19-21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3-36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3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 3-(4-叔丁基)苄基-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机理及过程 | 第24-27页 |
2.2.1 反应机理 | 第24-25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25-27页 |
2.3 1-(2-丁酮)-4-叔丁基苯的合成机理及过程 | 第27-29页 |
2.3.1 反应机理 | 第27-28页 |
2.3.2 实验过程 | 第28-29页 |
2.4 4-(4-叔丁基)苯基-2-甲基-2-丁醇的合成机理及过程 | 第29-30页 |
2.4.1 反应机理 | 第29-30页 |
2.4.2 实验过程 | 第30页 |
2.5 1,1-二甲基-6-叔丁基茚满的合成机理及过程 | 第30-32页 |
2.5.1 反应机理 | 第30-31页 |
2.5.2 实验过程 | 第31-32页 |
2.6 1,1-二甲基-4-乙酰基-6-叔丁基茚满的合成机理及过程 | 第32-34页 |
2.6.1 反应机理 | 第32-33页 |
2.6.2 实验过程 | 第33-34页 |
2.7 产品收率的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2.8 产物结构的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6-62页 |
3.1 3-(4-叔丁基)苄基-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 第36-43页 |
3.1.1 反应中各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36-41页 |
3.1.2 产物的表征 | 第41-43页 |
3.1.3 小结 | 第43页 |
3.2 1-(2-丁酮)-4-叔丁基苯的合成 | 第43-49页 |
3.2.1 反应中各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43-47页 |
3.2.2 产物的表征 | 第47-48页 |
3.2.3 小结 | 第48-49页 |
3.3 4-(4-叔丁基)苯基-2-甲基-2-丁醇的合成 | 第49-50页 |
3.3.1 产物的收率 | 第49页 |
3.3.2 产物的表征 | 第49-50页 |
3.3.3 小结 | 第50页 |
3.4 1,1-二甲基-6-叔丁基茚满的合成 | 第50-55页 |
3.4.1 反应中各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50-53页 |
3.4.2 产物的表征 | 第53-54页 |
3.4.3 小结 | 第54-55页 |
3.5 1,1-二甲基-4-乙酰基-6-叔丁基茚满的合成 | 第55-62页 |
3.5.1 反应中各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55-59页 |
3.5.2 产物的表征 | 第59-61页 |
3.5.3 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