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变电站全站程序化操作系统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3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8页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变电站设备的发展现状第9-11页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第11-13页
2 程序化操作系统分析与设备的选型第13-23页
    2.1 变电站程序化操作方案讨论第13-15页
    2.2 程序化操作相关电气设备选型第15-20页
        2.2.1 现场一次设备第15-18页
        2.2.2 二次保护装置第18-19页
        2.2.3 自动化及通讯设备第19-20页
    2.3 程序化操作系统平台第20-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3 程序化操作系统结构与组成第23-42页
    3.1 系统的分层第23-25页
    3.2 系统的用户管理模块第25-28页
        3.2.1 系统的登陆第25-26页
        3.2.2 用户的权限管理第26-28页
    3.3 图形软件模块第28-32页
        3.3.1 图形软件的基本构成第28-29页
        3.3.2 图形中设备的命名规则第29-30页
        3.3.3 图形绘制的方法与关联第30-31页
        3.3.4 图形编辑的注意事项第31-32页
    3.4 实时数据采集与维护模块第32-35页
        3.4.1 数据报表模块中实时值/历史值维护方法第33-35页
        3.4.2 数据报表模块中公式计算方法第35页
    3.5 操作票编写模块第35-37页
        3.5.1 图形开票模式第35-36页
        3.5.2 JAVA平台操作票模式第36-37页
    3.6 置牌功能模块第37-39页
        3.6.1 标示牌设置第37-39页
        3.6.2 光字牌设置第39页
    3.7 五防功能模块第39-41页
    3.8 小结第41-42页
4 变电站全站程序化操作系统的实现第42-56页
    4.1 典型操作票编写第42-44页
    4.2 程序化操作系统的程序设计第44-48页
        4.2.1 程序化操作的编程语言第44-46页
        4.2.2 程序化操作的程序编写第46-48页
    4.3 操作程序的仿真校验第48-50页
    4.4 程序化操作执行方法第50-53页
        4.4.1 间隔内程序化操作第50-52页
        4.4.2 复杂程序化操作第52-53页
    4.5 程序化操作的注意事项第53-54页
    4.6 程序化操作的异常情况的处理第54-55页
    4.7 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A 设备状态转换程序第60-67页
附录B 软压板程序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蓝”的社会学分析
下一篇:浙江国华浙能发电有限公司成本领先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