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温度场和损耗问题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电机铁损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2.2 电机铜损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3 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3 电机温度场研究方法概述 | 第14-16页 |
1.4 本课题框架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轮毂电机电磁场仿真与相关特性分析 | 第17-26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电磁场基本理论 | 第17-19页 |
2.2.1 电磁场的能量守恒定律 | 第18页 |
2.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18-19页 |
2.3 基于Maxwell的电磁场有限元模型 | 第19-23页 |
2.3.1 模型建立 | 第19-21页 |
2.3.2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磁场分布 | 第21-22页 |
2.3.3 径向气隙磁密度 | 第22-23页 |
2.4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特性分析 | 第23-25页 |
2.4.1 空载齿槽转矩 | 第23-24页 |
2.4.2 空载反电势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轮毂电机损耗计算与相关结构参数设计 | 第26-43页 |
3.1 电机损耗分析与计算 | 第26-33页 |
3.1.1 铁心损耗分析 | 第26-29页 |
3.1.2 电机铜损耗 | 第29-31页 |
3.1.3 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 | 第31-33页 |
3.1.4 摩擦损耗和通风损耗 | 第33页 |
3.2 电机结构参数对电机输出特性和损耗影响分析 | 第33-42页 |
3.2.1 影响电机损耗的主要结构参数 | 第34页 |
3.2.2 永磁体厚度对电机输出特性和损耗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3 永磁体极弧系数对电机输出特性和损耗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4 径向气隙长度对电机的输出特性和损耗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5 定子齿槽深度对永磁同步电机输出特性和损耗的影响 | 第39-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磁热耦合仿真分析 | 第43-53页 |
4.1 引言 | 第43-48页 |
4.1.1 电机温度场热力学相关理论 | 第43-45页 |
4.1.2 电机的热系数以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5-48页 |
4.2 电机损耗热源分析 | 第48页 |
4.3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 | 第48-52页 |
4.3.1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三维计算模型 | 第48-49页 |
4.3.2 电机磁热耦合仿真流程 | 第49-50页 |
4.3.3 电机磁热耦合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发热与散热因素讨论 | 第53-58页 |
5.1 电机水冷散热方式讨论 | 第53-56页 |
5.1.1 水冷散热机理分析 | 第53-54页 |
5.1.2 电机水路冷却设计与分析 | 第54-56页 |
5.2 电机油冷散热方式讨论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总结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