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损耗与磁热耦合仿真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2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温度场和损耗问题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电机铁损相关研究第12-13页
        1.2.2 电机铜损相关研究第13-14页
        1.2.3 电机永磁体涡流损耗相关研究第14页
    1.3 电机温度场研究方法概述第14-16页
    1.4 本课题框架以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轮毂电机电磁场仿真与相关特性分析第17-26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电磁场基本理论第17-19页
        2.2.1 电磁场的能量守恒定律第18页
        2.2.2 麦克斯韦方程组第18-19页
    2.3 基于Maxwell的电磁场有限元模型第19-23页
        2.3.1 模型建立第19-21页
        2.3.2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磁场分布第21-22页
        2.3.3 径向气隙磁密度第22-23页
    2.4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特性分析第23-25页
        2.4.1 空载齿槽转矩第23-24页
        2.4.2 空载反电势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轮毂电机损耗计算与相关结构参数设计第26-43页
    3.1 电机损耗分析与计算第26-33页
        3.1.1 铁心损耗分析第26-29页
        3.1.2 电机铜损耗第29-31页
        3.1.3 永磁体涡流损耗计算第31-33页
        3.1.4 摩擦损耗和通风损耗第33页
    3.2 电机结构参数对电机输出特性和损耗影响分析第33-42页
        3.2.1 影响电机损耗的主要结构参数第34页
        3.2.2 永磁体厚度对电机输出特性和损耗的影响第34-36页
        3.2.3 永磁体极弧系数对电机输出特性和损耗的影响第36-37页
        3.2.4 径向气隙长度对电机的输出特性和损耗的影响第37-39页
        3.2.5 定子齿槽深度对永磁同步电机输出特性和损耗的影响第39-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磁热耦合仿真分析第43-53页
    4.1 引言第43-48页
        4.1.1 电机温度场热力学相关理论第43-45页
        4.1.2 电机的热系数以及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5-48页
    4.2 电机损耗热源分析第48页
    4.3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磁热耦合温度场分析第48-52页
        4.3.1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三维计算模型第48-49页
        4.3.2 电机磁热耦合仿真流程第49-50页
        4.3.3 电机磁热耦合仿真结果分析第50-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永磁同步轮毂电机发热与散热因素讨论第53-58页
    5.1 电机水冷散热方式讨论第53-56页
        5.1.1 水冷散热机理分析第53-54页
        5.1.2 电机水路冷却设计与分析第54-56页
    5.2 电机油冷散热方式讨论第56-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总结第58页
    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地区单桩沉降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下一篇:TiC/n型4H-SiC氮氢等离子体处理与欧姆接触关系的研究